汉书

《汉书》又称《前汉书》, 由东汉初期历史学家班固编著,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式的断代史书。《汉书》通过纪、表、志、传开创了我国编撰断代史的先河,奠定了此后编修正史体例的基础。全书包括纪十二篇,表八篇,志十篇,传七十篇,共一百篇,后人将其分为一百二十卷,共八十万字。《汉书》以史料丰富、文赡事详、博学洽闻而著称,为后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史资料,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。特别是《十志》的撰写,更为后代学者们所推崇。
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

孝哀皇帝刘欣,是元帝刘奭的庶孙,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,哀帝的母亲是丁姬。在三岁时,刘欣继承定陶王位。刘欣从少年起,喜欢读书,专心于文辞法律。成帝元延四年(公元前9年),刘欣到长安来朝见成帝,定陶国太傅、国相、中尉随同刘欣一起来到长安。当时成帝的小弟弟中山孝王刘兴也来到长安,朝见成帝,只有太傅随行,成帝感到奇怪,问定陶王刘欣,刘欣回答:“汉朝律令规定,诸侯王朝见皇帝,可以带上二千石官员一起朝见。太傅、国相、中尉均为定陶国的二千石官员,所以我把他们都带来了。”成帝让刘欣背诵《诗经》,刘欣对《诗经》的内容全部记得,还能够解释。过了几天,成帝问中山王刘兴:“你只带了师傅来长安朝见皇帝,是根据汉朝那条律令?”刘兴答不上来。成帝让刘兴背诵《尚书》,也背不出来。成帝在自己面前赐中山王饭食,吃了很久才吃饱;起来后离开座位,袜子带子又松开了。从这些观察来看,成帝认为中山王刘兴无能,而对定陶王刘欣很有好感,多次夸奖刘欣的才能。刘欣的祖母傅太后也跟随刘欣来到长安朝见皇帝,私下里贿赂成帝宠幸的赵昭仪和成帝的舅舅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。赵昭仪和王根看到皇上没有继嗣儿子,也想为今后做长远打算,都替定陶王刘欣说话,劝成帝立刘欣为皇位继承人。成帝也很欣赏刘欣的才能,亲自为刘欣举行加冠礼,而后才让刘欣返回封国,这一年刘欣十七岁。第二年(绥和元年,公元前8年),成帝任命执金吾任宏代理大鸿胪,持苻节召定陶王刘欣进京,立刘欣为皇太子。刘欣谢道:“臣幸得以继承父亲守护藩国,成为诸侯王,材质不足以居太子之宫。陛下宽厚仁圣,继承祖宗的伟业,奉祀神祇,会得到上天福祐,生出千万个子孙。臣愿意留在长安的官邸,早晚间向皇帝问候起居,等到皇帝有了圣嗣,仍然再回到封国去守护藩国。”递上奏书后,成帝了解了定陶王刘欣的态度。一个月后,成帝立楚国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,在定陶国奉祀定陶恭王刘康的宗庙,奖励太子刘欣有为宗庙考虑祭祀的想法(详情记载在《外戚传》中)。

成帝绥和二年(公元前7年)三月,成帝驾崩。四月丙午,太子刘欣继承帝位,拜谒高庙。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,尊皇后为皇太后。大赦天下。赐诸侯王和王子及有属籍的宗室人员每人四匹马,赐官员百姓爵位,每百户百姓,赏赐牛酒,赏赐三老、孝悌、力田、鳏寡孤独布帛。太皇太后下诏,尊定陶恭王刘康为定陶恭皇。

五月丙戌,哀帝立傅氏为皇后。下诏说:“《春秋》中讲‘母以子贵’,尊定陶王太后为定陶恭皇太后,丁姬为恭皇后,为定陶恭皇太后和恭皇后设置左右詹事,她们的食邑参照长信宫王太后、中宫傅皇后。”追尊傅皇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,追尊丁姬恭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;封舅舅丁明为阳安侯,封舅舅的儿子丁潢为平周侯,追谥丁满的父亲丁忠为平周怀侯,封傅皇后的父亲傅晏为孔乡侯,封皇太后(赵飞燕)的弟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。

绥和二年(公元前7年)六月,哀帝下诏说:“郑声是淫靡之音,为圣王所厌弃,撤销乐府。”

曲阳侯王根此前以大司马职位建议成帝立刘欣为皇太子,为此哀帝增加曲阳侯王根食邑二千户。太仆安阳侯王舜辅导刘欣有旧恩,增加食邑五百户,增加丞相孔光、大司空氾(fàn)乡侯何武食邑各千户。

哀帝下诏说:“河间惠王刘良为母亲受丧三年,堪为宗室尊奉孝道的表率,增加封邑一万户。”

哀帝又下诏说:“节制欲望,严肃法度,以防止风气奢靡,是为政需要首先考虑的,也是历代帝王遵循的执政理念。诸侯王、列侯、公主、二千石官吏以及百姓中的豪富,大多数畜养奴婢,家中田宅无数。即使这样,他们还要与民争利,致使百姓失业,生活困苦不堪。要限制他们。”有关官员上奏提议:“诸侯王、列侯在封国内享有田地,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和公主在下面的县、道也享有田地,关内侯、官吏、百姓中占有田地,不能超过三十顷。诸侯王只允许拥有奴婢二百人,列侯、公主拥有奴婢一百人,关内侯、官吏、百姓允许拥有奴婢三十人。六十岁以上,十岁以下的奴婢,不受限制。商人不允许占有田地和做官,违反规定的按照法律惩处。如果占有田地、拥有的奴婢超过数量,由政府没收。齐国三服官、官办的织衣、绣工,占用很多人力,耗费大量人工,女红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些奢侈品,一律停办,不再将这些奢侈品送往朝廷。废止任子令和诽谤诋欺罪。掖庭中的宫人,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,释放回到家中嫁人。官府的奴婢在五十岁以上的,可以免为庶人。禁止郡国贡献奇禽异兽。增加三百石以下官吏俸禄。监察中发现有虐待百姓的官吏,要坚决罢免。有关官员不能以‘既往不咎’来搪塞。博士弟子中有父母去世的,准假三年,回到家中守丧。”

成帝绥和二年(公元前7年)秋天,曲阳侯王根、成都侯王况犯罪。哀帝责令王根回到封国,贬谪王况为庶人,遣送回乡。

哀帝下诏,说:“朕继承奉祀宗庙,战战兢兢,唯恐不能胜任。这一向,日月无光。五星失序,郡国中频繁发生地震。在前些时,河南郡、颍川郡发生洪灾,淹死百姓,毁坏房屋。朕德能不够,使得百姓蒙受灾祸,朕很忧虑。已经派出光禄大夫巡视受灾的郡国,了解受灾的户籍人数,赐予受灾死亡的百姓丧葬钱,每人三千。诏令水灾面积达到十分之四的郡国县邑,家产不满十万的百姓,可以免除今年的赋税。”

哀帝建平元年(公元前6年)正月,大赦天下。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、成阳侯赵忻犯罪,被贬谪为庶人,发配至辽西郡居住。

太皇太后诏命王氏家族,王氏所占有田地,不是家族墓地所必需的,一律交由百姓耕种。

哀帝建平元年二月,下诏说:“人们常说,古时候帝王治理天下,把是否能获得贤者辅佐看得很重要。诏命大司马、列侯、将军,中二千石官员、州牧、郡太守、诸侯国相等官吏,举荐孝悌、敦厚、敢于直言、通晓政事的贤士,从生活在民间,亲近百姓的人中间举荐,每个郡、诸侯国举荐一人。”

哀帝建平元年三月,哀帝赏赐诸侯王、公主、列侯、丞相、将军中二千石官员,以及京师中的官员、郎吏金钱布帛,多少不等。

哀帝建平元年冬天,中山孝王太后冯媛、弟弟宜乡侯冯参有罪,被揭露后自杀。

哀帝建平二年(公元前5年)春天三月,撤销大司空,将名称恢复为御史大夫。

哀帝建平二年夏天四月,下诏说:“汉家制度,推崇孝道,对于亲人要亲,对于受尊崇的人要表现出尊重。定陶恭皇名号不应该再加定陶二字。尊皇太后为帝太太后,居住的宫殿名称改为永信宫;恭皇后为帝太后,居住的宫殿名称改为中安宫。在京师设置恭皇祭庙。大赦天下刑徒。”

撤销州牧名称,将名称恢复为州部刺史。

哀帝建平二年六月庚申,帝太后丁氏驾崩。哀帝说:“人们常说夫妇一体。《诗经》中说‘生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’古时候季武子修建坟墓,先去世的杜氏灵柩停放在西阶下,请求合葬,得到准许。合葬的礼仪,从周代开始。‘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’孝子事死如事生。应该为帝太后修建皇陵和陵园。”此后哀帝将帝太后安葬在定陶国。征调陈留郡、济阴郡附近郡、诸侯国的五万多百姓修建陵墓。

待诏夏贺良等人谈到赤精子的谶言,汉家运数在中途衰落,而后会有新皇帝重新出现,应该更改纪元年号。哀帝下诏说:“汉朝建国二百年,数次开元。得到皇天护佑,汉室再传符命于朕,朕的德能不够,不敢漠视天命!继承帝业完成使命,要让天下更新,大赦天下。将建平二年更改为太初元将元年。将皇帝称号更改为陈圣刘太平皇帝。报时的漏刻以一百二十度为准。”

哀帝太初元将元年(公元前5年)七月,在渭城西北的土塬上,永陵亭的高坡上修建初陵。诏令郡、诸侯国不要迁徙百姓,让百姓不要受到惊扰。

哀帝太初元将元年八月,哀帝下诏说:“待诏夏贺良等人建议朕更改纪元年号,增加计时漏刻,以为这样做可以永保国家安宁。朕误听误信夏贺良等人的话,以为这样做可以使得天下百姓获得福祉,结果毫无效应。而且违背古制,不合时宜,六月甲子的制书,不是大赦令,所改变的纪元年号及相关规定一律作废。夏贺良等人妖言惑众,交予有关部门审理。”夏贺良等人被判处有罪,杀头。

丞相朱博、御史大夫赵玄、孔乡侯傅晏有罪。朱博自杀,赵玄按照减死罪三等论处,削去傅晏四分之一封国(详情记载在《博晏传》中)。

哀帝建平三年(公元前4年)春天正月,哀帝立广德夷王的弟弟刘广汉为广平王。

癸卯,帝太太后居住的桂宫正殿发生火灾。

哀帝建平三年三月己酉,丞相平当去世。有彗星在河鼓星方向出现。

哀帝建平三年夏天六月,哀帝立鲁国顷王刘劲的儿子郚乡侯刘闵为诸侯王。

哀帝建平三年冬天十一月壬子,恢复甘泉宫泰一庙郊祀,恢复汾阴县后土庙祭祀,撤销长安城南北郊的祭祀。

东平王刘云、刘云的王后谒、安成恭侯夫人放有罪。刘云自杀,谒、放被杀头示众。

哀帝建平四年(公元前3年)春天,大旱。崤山以东各郡国百姓传递西王母行筹,谣言在郡、诸侯国间流传,百姓向西将行筹一直传递到关中,最后抵达京师。百姓汇聚在一起,祭祀西王母。在夜间,有人举着火把攀上屋顶,击鼓嚎叫,惊恐万状。

哀帝建平四年二月,哀帝封帝太太后的表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,封太后同胞妹妹的儿子侍中郑业为阳信侯。

哀帝建平四年三月,侍中附马都尉董贤、光禄大夫息夫躬、南阳太守孙宠,以告发东平王犯罪案被封为列侯(详情记载在《董贤传》中)。

哀帝建平四年夏天五月,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官吏和天下男子爵位。

哀帝建平四年六月,哀帝尊傅帝太太后为傅皇太太后。

哀帝建平四年秋天八月,恭皇陵寝园的北门发生火灾。

哀帝建平四年冬天,哀帝诏令将军、中二千石官员举荐懂得兵法,有谋略的人才。

哀帝元寿元年(公元前2年)春天正月辛丑朔,天上出现日蚀。哀帝下诏说:“朕得以奉祀宗庙,不敏不明,日夜操劳,没有一刻的安宁。仍然担心阴阳不能协调,百姓生活无着,还有什么缺失没有被发觉。朕屡次诏命公卿,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。现在有关部门执法,不能按照要求执行,或者是为官暴虐,窃取功名,或者是用法过宽,使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。盗贼猖獗,祥和气氛日衰,百姓哀愁,无从安身。前些时,在正月初一时,天上出现日蚀,上天降罪,由朕一人承担。公卿大夫们要齐心协力,率领百官,要重用贤者,罢黜残暴苛刻之徒,让百姓安下心来。要向朕提出谏言,指出过失,不要隐瞒。诏命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官员为朕举荐贤良、方正、直言士人,每人举荐一人。大赦天下。”

丁巳,皇太太后傅氏驾崩。

哀帝元寿元年三月,丞相王嘉有罪,被逮捕下狱,死在狱中。

哀帝元寿元年秋天九月,哀帝免去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的官职。

孝元帝庙门前的铜龟蛇铺首发出鸣叫声。

哀帝元寿二年(公元前1年)春天正月,匈奴单于、乌孙国大昆弥前来朝见大汉皇帝。二月,归国,单于走的时候不高兴。(详情记载在《匈奴传》中)。

哀帝元寿二年夏天四月壬辰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

哀帝元寿二年五月,重新确定三公官员的职责(大司马掌握兵事,大司徒掌握民事,大司空掌握水土事)。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(太尉),丞相孔光的官职名称更改为大司徒,御史大夫彭宣的官职名称更改为大司空,哀帝封彭宣为长平侯。确定司直、司隶的工作职责,新设置司寇职务,具体工作未定。

哀帝元寿二年六月戊午,哀帝在未央宫驾崩。秋天九月壬寅,哀帝葬在义陵(汉哀帝终年二十五岁)。

赞辞如下:孝哀皇帝原来为藩王,被孝成帝立为皇太子,哀帝文辞敏捷,幼年时即有传闻。看到在成帝朝,朝廷疏远王室成员,朝廷的权柄转移至外戚手中,哀帝继承帝位后,屡次诛杀大臣,以加强中央皇权,欲效法武帝、宣帝朝的治国理政方式。哀帝淡雅不喜欢声色,闲暇时只观看徒手博斗和角力。继位后因为患有痿痹病,而且病情不断地加重,享国时间不长,哀哉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