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书

《汉书》又称《前汉书》, 由东汉初期历史学家班固编著,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式的断代史书。《汉书》通过纪、表、志、传开创了我国编撰断代史的先河,奠定了此后编修正史体例的基础。全书包括纪十二篇,表八篇,志十篇,传七十篇,共一百篇,后人将其分为一百二十卷,共八十万字。《汉书》以史料丰富、文赡事详、博学洽闻而著称,为后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史资料,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。特别是《十志》的撰写,更为后代学者们所推崇。
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

孝平皇帝刘衎,是元帝刘奭的庶孙,中山孝王刘兴的儿子,平帝的母亲是卫姬。三岁时刘衎继承中山王位。元寿二年(公元前1年)六月,哀帝驾崩,太皇太后下诏,说:“大司马董贤年少,不合众心,责令董贤交还大司马印绶,免去董贤的职务。”董贤当天自杀。接着太皇太后任命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,兼领尚书事。当年秋天七月,太皇太后派遣车骑将军王舜、大鸿胪左咸作为特使,持苻节到中山国迎接中山王刘衎。辛卯,贬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,退居北宫,哀帝的皇后傅氏退居桂宫。太皇太后罢免孔乡侯傅晏、少府董恭等人的官职和爵位,而后将他们流放至(广西)合浦。九月辛酉,中山王刘衎继承皇帝位,拜谒高庙,大赦天下。

刘衎继承帝位时年仅九岁,太皇太后临朝称制,诏命大司马王莽主持朝政,百官听命于王莽。太皇太后下诏,说:“实行大赦令,是为了让犯罪者重新做人,其真实目的还是要让百姓改过自新,保全性命。此前相关官员举奏的,多数是赦免之前的罪行,罪行累集,诛罚无辜,违背了重信慎刑,让百姓改过自新的意图。在举荐选拔时,担任过职务,有经历而又有名望的士人,被认为是有污点,不能受到举荐,这种做法不利于惩前毖后,为国家褒举推荐贤才的目的。对于有劣迹还没有被察觉的人,在向朝廷举荐时,不要再存案审查。让士人们努力向上,不要因为此前曾经犯有错误而影响仕途。从今以后,有关官员不要再以犯过错误来否定某人。不按照诏命行事的官员,就是辜负了朝廷的恩义,以不道罪论处。以此诏令,布告天下,让天下人知晓。”

平帝元始元年(公元1年)春天正月,南方越裳国官员通过多重翻译向朝廷献上一只白雉,两只黑雉,太皇太后诏令三公将这些珍禽奉献给宗庙。

群臣奏言大司马王莽的功德可以与周公相比拟,奏请赐予王莽安汉公尊号,太师孔光等官员同时受到封赏(详情记载在《王莽传》中)。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,在位的二百石以上官吏,一律发放全俸。

立原东平王刘云的太子刘开明为诸侯王,立原桃乡顷侯的儿子刘成都为中山王。封宣帝的第五代孙子刘信等三十六人为列侯。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,此前在商议为定陶国傅太后上尊号时,因为坚持原则,不阿谀逢迎,右将军孙建作为亲信大臣,大鸿胪左咸以刚正不阿。后来奉苻节以特使身份迎接中山王刘衎继承皇位,以及宗正刘不恶、执金吾任岑、中郎将孔永、尚书令姚恂、沛郡太守石诩,都曾经参与过决策,拥立平帝即位,这些大臣做事情勤恳细致,受赐关内侯爵,享受食邑,多少不等。平帝来长安途中经过的县邑,从二千石官员到佐史,赏赐爵位,品级不等。诏令诸侯王、公卿、列侯、关内侯没有继承人的,如果有孙子或者过继的儿子,也可以享有继承权。公卿、列侯的嗣子有罪,耐罪以上的,在处罚之前须事先请示。宗室亲属因为有罪而被除去属籍的,恢复属籍。从廉吏升任为佐史的,补为俸禄四百石。俸禄为二千石以上的官员,年老退休,可以享受俸禄三分之一的退休费,终身享受。派出谏议大夫巡视三辅,整理户籍,调查缴纳赋税的人口,元寿二年哀帝驾崩时缴纳过赋税的,退还赋税。百姓的墓冢不妨碍孝哀皇帝义陵陵寝的,不必迁移。官员百姓不得囤积日常用品。

平帝元始元年二月,朝中设置羲和官职,俸禄为二千石;设置外史、闾师,俸禄为六百石。朝廷宣布重视教化,禁止祭祀时奢华,禁止淫靡之音。

乙未,在义陵柜子中存放的,哀帝生前穿过的神衣,在丙申早晨时,突然发现在外床上出现,负责陵园的寝令即刻报告。太皇太后诏令用太牢礼祭祀哀帝。

平帝元始元年夏天五月丁巳,天上出现日蚀。遂向天下发布大赦令。太皇太后诏令公卿、将军、中二千石官员举荐敦厚、敢于直言的贤者,各举荐一人。

平帝元始元年六月,诏令少傅左将军甄丰赏赐平帝母亲中山孝王卫姬玺书,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。赐平帝的舅舅卫宝、卫宝的弟弟卫玄关内侯爵,赐平帝的四个妹妹称号为君,每人享受食邑二千户。

封周公的后裔公孙相如为褒鲁侯,孔子的后裔孔均为褒成侯,奉祀先祖的宗庙。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。

撤销明光宫与三辅驰道。

天下女徒已经定罪的,释放回家,每个月可以用三百钱雇人代替服徭役。免除贞妇的赋税、徭役,每个乡选拔一人。在少府中设置海丞、果丞各一人,设置大司农丞十三人,派往十三州部,劝导百姓农桑。

太皇太后诏命减少十个县的汤沐邑,交予大司农,用汤沐邑的收入,救济贫民。

平帝元始元年秋天九月,大赦天下刑徒。

以中山国苦陉县作为中山孝王后的汤沐邑。

平帝元始二年(公元2年)春天,海外的黄支国官员献上犀牛。

太皇太后下诏说:“当今皇帝是两个字的名字,其中一个字与器物的名字相同,将皇帝名字中的‘箕’改为‘衎’,改名字符合古制。派太师孔光用太牢礼祭祀高庙。”

平帝元始二年夏天四月,立代国孝王玄孙的儿子刘如意为广宗王,立江都王的孙子盱眙侯刘宫为广川王,立广川国惠王的曾孙子刘伦为广德王。封原大司马博陆侯霍光叔父弟弟的曾孙霍阳、宣平侯张敖的玄孙张庆忌、绛侯周勃的玄孙周共、舞阳侯樊哙的玄孙樊章为列侯,恢复原有的爵位。赐原曲周侯郦商等大臣的玄孙郦明友等一百一十三人关内侯爵,享受食邑多少不等。

各郡国发生大旱,蝗灾严重,青州最为严重,百姓四处流亡。安汉公、四辅、三公、卿大夫、官吏、豪绅中有二百三十人为困苦百姓捐献出土地、房屋,赈济贫民百姓。朝廷派出特使带领百姓捕蝗,捕得的蝗虫交予政府,按照捕获的数量多少,领取赏金。天下百姓家产不足二万,受灾郡国百姓家产不足十万,免除赋税。百姓因为瘟疫患病死亡,很多人家已经人去室空,政府为百姓施舍医药。为死者安葬,一家死去六人的,政府赈济丧葬钱五千;四人的,三千;二人的,二千。撤销安定郡呼池苑,专门用于安置流民。在集市中设置机构,抚恤贫民,由政府供给衣食。流民抵达的地区,政府供给土地、房屋,和家中必备的生活器具,由政府借贷耕犁、耕牛、种子、粮食。在长安城中设立五个居民点(里),设置二百个专门安置流民的区域,负责安置流民。

平帝元始二年秋天,诏令举荐勇敢而有操行,懂得兵法的武士,每郡国举荐一人,送到长安的公车署集中。

平帝元始二年九月戊申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大赦天下刑徒。

派出谒者、大司马府掾史四十四人持苻节检阅边郡的驻防部队。

派出执金吾候陈茂携带钲鼓军乐器,招募汝南郡、南阳郡的武士三百人,劝谕江湖中流窜的强盗成重等二百人向政府自首,将他们送回原籍,妥善安置。成重迁往云阳县居住,政府分给土地、住宅。

平帝元始二年冬天,诏令中二千石官员举荐管理监狱的治狱平,每年举荐一人。

平帝元始三年(公元3年)春天,安排有关官员为平帝聘娶安汉公王莽的女儿(详情记载在《王莽传》中)。太皇太后诏令光禄大夫刘歆等大臣安排婚礼议程。四辅、公卿、大夫、博士、郎、吏等官员的家眷要按照礼仪娶妇,用两匹马驾驶的小车迎娶。

平帝元始三年夏天,安汉公王莽推行车服制度,包括官吏百姓的养生、送终、嫁娶、奴婢、田宅、器械分出不同等级。设立官学和学官。郡国叫做学,县、道、邑、诸侯国叫做校。学、校设置经师一人。乡学叫做庠,大的村落,学校叫做序。庠、序设置《孝经》师一人。

阳陵县以任横为首的强盗自称为将军,抢夺武库兵器,攻打政府机构,私自释放囚犯。大司徒命令属下掾史率领汉军剿捕,抓获这些强盗后,全部处死。

安汉公王莽的嫡长子王宇与皇帝的外家卫氏阴谋勾结。王宇被逮捕下狱,死在狱中,诛杀卫氏。

平帝元始四年(公元4年)春天正月,朝廷在郊外祭祀高祖,配享祭祀上天,宗庙祭祀孝文帝,配享祭祀上帝。

更改商代王室的后裔绍嘉公为宋公,更改周王室的后裔承休公为郑公。

太皇太后下诏说:“人们常说,夫妇关系和睦,父子关系亲密,人伦位序即会稳定。前些时下诏予有关官员,恢复表彰贞妇,释放犯罪的妇女,是为了杜绝奸邪,表彰贞行,对耄耋老人和年幼无知的孩子,不能施用刑罚,这是历代圣王遵循的原则。只有残暴的官吏才会拘押犯法者的家眷,无论老弱妇幼,搞得天怒人怨,百姓苦不堪言。告诫百官,除了以身试法的妇女,八十岁的老人和七岁的孩子,不是大逆罪,或者朝廷诏命要逮捕的,一律不准收押。需要查问的,在现场查问。以此令为准。”

平帝元始四年二月丁未,立王氏为皇后,大赦天下。

派太仆王恽等八人作为特使,还有副使,持苻节,巡行天下,考查风俗。

赐九卿已下至六百石官员、宗室有属籍者爵位,从五大夫爵位往上,品级不等。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,赏赐鳏寡孤独和老年人布帛。

平帝元始四年夏天,皇后谒见高庙。为安汉公王莽加尊号“宰衡”。赐王莽的母亲尊号为“功显君”。封王莽的儿子王安、王临为列侯。

安汉公王莽上奏设立明堂、建立辟雍。尊孝宣皇帝的庙号为中宗、尊孝元皇帝的庙号为高宗,后世天子世代献祭。

设置西海郡(今天的青海省),流放天下犯法的百姓到西海郡居住。

梁王刘立有罪,被揭露后自杀。

朝廷将京师分为前辉光、后丞烈。更改公卿、大夫、八十一种官职的名称、位序,更改十二个州的名称。为各郡国划分出边界以及所属的县邑,废立、设置、更改,一时间天下纷纷扰扰,连有关官员也搞不清楚。

平帝元始四年冬天,大风将长安城东门的屋瓦纷纷吹落在地。

平帝元始五年(公元5年)春天正月,在明堂祫(xiá)祭汉室所有的祖先。参加祫祭的诸侯王有二十八人,有列侯一百二十人,有宗室子弟九百人,参加助祭。祭祀礼毕,为所有的诸侯王、列侯增加封国的食邑户数,赏赐宗室子弟爵位和金钱、布帛,为官吏增加俸禄,多少不等。

太皇太后下诏,说:“人们常讲,帝王以德治民,对亲人和血脉相近的人要亲密。在上古时,尧帝团结九族和睦,舜帝以敦厚对待九族。因为皇帝年幼,朕代理执掌国政,现在宗室中的子弟都是高皇帝的子孙,或者是高皇帝兄弟吴顷王、楚元王的后裔,汉朝开国至今,宗室子弟已经有十万余人,他们都是王室亲属,因为不能施以正确教导,致使有些子弟触犯法令,教训深刻。孔子不是说过‘君子笃于亲,则民兴于仁。’从太上皇以来,宗室各族,均有族谱,郡、诸侯国中设立宗师官员负责教导,以免事后补过,引为教训。二千石官员中,选出有德能的贤者作为宗师人选。调查不遵从教导或者有冤情,因而失去谋生手段的宗室子弟,宗师通过驿站寄出书信给宗伯,向朝廷奏报。每年正月赏赐每位宗师布帛十匹。”

羲和刘歆等四人负责建造明堂、辟雍,建筑形式与上古时的周文王建造灵台、周公建造洛邑时一样。太仆王恽等八人负责百姓的风俗教化,倡导以德教化百姓,为远方的国家做出示范。负责这些事务的官员均受封为列侯。

招募通晓散逸在民间的经典书籍,熟悉上古时的佚事、天文、历算、音律、小学、《史籀篇》、医方、《本草》等方面的贤者,征召教授《五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的老师,用政府的传车将他们送往长安。来的贤者有数千人。

闰月,立梁孝王的玄孙刘音为诸侯王。

平帝元始五年冬天十二月丙午,平帝在未央宫驾崩。大赦天下。有关官员奏议:“按照礼制,皇帝未成年驾崩,大臣不应该以帝王礼安葬。皇帝已经十四岁,可以按照帝王礼安葬,为平帝加成人元服礼。”奏请得到批准。平帝在康陵下葬。太皇太后下诏说:“皇帝仁爱、聪明,在世时,对百姓无不顾念怜爱,身体有病,每次发病时,气喘上逆,不能讲话,没有留下遗诏。释放后宫的媵妾,让他们回到家中嫁人,像孝文帝朝一样。”

赞辞如下:在平帝朝,所有的政事均出自于王莽,褒善显功,矜夸盛世。阅读当年的文档纪录,域外的百蛮,无不臣服;经常有吉祥的嘉兆出现,颂声四起。但是上天却不断地显现灾异,下面的百姓哀怨愤懑,王莽想以文辞来文过饰非,难矣哉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