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书

《汉书》又称《前汉书》, 由东汉初期历史学家班固编著,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式的断代史书。《汉书》通过纪、表、志、传开创了我国编撰断代史的先河,奠定了此后编修正史体例的基础。全书包括纪十二篇,表八篇,志十篇,传七十篇,共一百篇,后人将其分为一百二十卷,共八十万字。《汉书》以史料丰富、文赡事详、博学洽闻而著称,为后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史资料,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。特别是《十志》的撰写,更为后代学者们所推崇。
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

高皇帝有八个儿子,吕后生孝惠帝刘盈,曹夫人生齐悼惠王刘肥,薄姬生孝文帝刘恒,戚夫人生赵隐王刘如意,赵姬生淮南厉王刘长,其她姬妾生赵幽王刘友,赵共王刘恢、燕灵王刘建。淮南厉王刘长有自己的传记。

齐悼惠王刘肥,在高祖还是布衣时,刘肥的母亲是高祖的情妇。汉纪元六年(公元前201年),高祖立刘肥为齐王,齐国领地有七十余座县邑。凡是能够讲齐国方言的地域,全部划归到齐国。孝惠帝二年(公元前193年),刘肥入长安来朝见皇帝。惠帝召齐王在宫中举行家宴,与吕太后一起用餐,惠帝尊敬齐王刘肥是哥哥,安排齐王坐在上座,以兄弟礼相待。吕太后大怒,席间命人捧上两杯鸩酒放在齐王刘肥面前,让齐王向太后敬酒。齐王刘肥端起酒杯,惠帝也端起酒杯,要一起敬酒。太后顿时慌了手脚,站起身来,将惠帝的酒杯打翻。齐王刘肥感到奇怪,不敢再继续喝下边的酒,佯装醉酒。后来知道打翻的酒是鸩酒,心里害怕极了,担心自己的安危,不知是否还能走出长安城。齐国内史对齐王刘肥说:“太后只有惠帝和鲁元公主,现在大王有七十余座城邑,公主的食邑只有几个县。大王如果能够真诚地拿出一个郡,送予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,太后一定会很高兴,大王也就能够脱离危险。”于是齐王将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,尊公主为齐国王太后。吕太后愉快地接受了。然后在齐国驻长安的官邸里,吕太后设置酒宴庆贺,太后与齐王一起喝酒,让齐王刘肥回到封国。齐王在位十三年去世,儿子刘襄继位。

赵隐王刘如意,汉纪元九年(公元前198年),高祖立刘如意为赵王。四年后(公元前195年),高祖驾崩,吕太后征召赵王到长安来,用鸩酒将刘如意毒死。因为赵王没有留下儿子,撤销封国。

赵幽王刘友,汉纪元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,高祖立刘友为淮阳王。赵隐王刘如意死后,孝惠帝元年,惠帝改立刘友为赵王,立为赵王十四年后。刘友娶了吕氏家族的女儿为王后,二人感情不好,刘友宠爱其她姬妾。王后吕氏生气地离开赵国,在吕太后面前谮毁赵王刘友:“赵王说‘吕氏怎么能称王?太后百岁以后,我一定要杀了这些称王的吕氏。’”吕太后大怒,借故召赵王刘友到长安来。赵王刘友来之后,留在赵国官邸,吕太后长期不予以接见,继而吕后诏令卫兵围住官邸,断绝官邸的一切供应。群臣看着刘友可怜,送了一些吃的,被吕后抓起来治罪。赵王刘友在官邸里饥饿难忍,歌唱道:“吕氏专权兮,刘氏命薄;胁迫君王兮,迫我娶妃。王妃妒我兮,恶语谮毁;谗女乱国兮,皇上知否。忠臣何在兮,流落在此?客死荒郊兮,苍天垂顾!追悔莫及兮,呜呼哀哉!为王饿死兮,有谁哀怜?吕氏无理兮,愿天报冤!”刘友终于被饿死。吕后以百姓礼将赵王刘友埋葬在长安。

高后驾崩,孝文帝继位,文帝立赵幽王刘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。二年后,有关官员向文帝上奏,请求文帝立儿子为诸侯王。文帝说:“赵幽王被幽死,朕很难过。已经立了他的长子刘遂为赵王。刘遂的弟弟刘辟强和齐国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刘章、东牟侯刘兴居有功劳,可以先封为诸侯王。”于是分出赵国的河间郡立刘辟强为河间国文王。文王立为诸侯王十三年后去世,儿子哀王刘福继位。一年后去世,没有儿子,撤销封国。

刘遂立为赵王二十六年后,在景帝朝,晁错以刘遂有罪,奏请朝廷削去赵国的常山郡,诸侯王怨恨,吴楚七国造反,刘遂与吴楚共谋起兵。赵国相建德、内史王悍劝谏,刘遂不听。刘遂烧死建德、王悍,调集赵国军队驻扎在赵国西界,等候吴楚叛军的到来,而后一起开进,还在北部边界勾结匈奴。朝廷派出曲周侯郦寄率领汉军平叛,赵王刘遂守住邯郸城,顽抗七个月。吴楚兵败,匈奴听到消息后,不敢擅自闯入边界。栾布平定齐国后,在回军的路上,与郦寄合兵一处,引水灌进赵国都城邯郸。城池损毁,赵王刘遂自杀,朝廷随后撤销封国。景帝可怜赵国相、内史,因为立场坚定而被杀害,把他们的儿子封为列侯。

赵共王刘恢,汉纪元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,梁王彭越被杀,高祖立刘恢为梁王。被封为诸侯王十六年后,赵幽王死,吕后改立刘恢为赵王,刘恢内心不乐意。太后将吕产的女儿立为赵王后,王后带来的官属是吕氏家族中的人,掌控着王国大权,暗中监视赵王刘恢,赵王刘恢心中郁闷。赵王有一位爱姬,王后吕氏用鸩酒将其毒死。赵王刘恢为这位爱姬写了四首歌,让乐人合着乐曲唱。赵王内心忧伤,六个月后自杀。吕太后听说此事后,认为赵王刘恢为一位妇人而自杀,抛弃祖宗的祠庙,遂撤销封国。

燕灵王刘建,汉纪元十一年,燕王卢绾逃入匈奴,第二年,吕后立刘建为燕王。封为诸侯王十五年后,刘建去世,有美人为刘建生下一个儿子,吕太后命人将这个儿子杀了,刘建没有留下后代。

齐悼惠王的儿子,前后有九人被立为诸侯王;太子刘襄被立为齐哀王,次子刘章被立为城阳景王,刘兴居被立为济北王,刘将闾被立为齐王,刘志被立为济北王,刘辟光被立为济南王,刘贤被立为菑川王,刘卬被立为胶西王,刘雄渠被立为胶东王。

齐哀王刘襄,孝惠帝六年(公元前189年)继承王位。第二年,惠帝驾崩,吕太后临朝称制。吕后元年(公元前187年),吕后封哥哥的儿子鄜侯吕台为吕王,割去齐国的济南郡作为吕王吕台的封国。第二年,吕太后召齐哀王刘襄的弟弟刘章到长安担任宫廷宿卫,高后封刘章为朱虚侯,将吕禄的女儿嫁予刘章。吕后四年(公元前184年),吕后封刘章的弟弟刘兴居为东牟侯,也在长安宫中担任宿卫。吕后七年(公元前181年),吕后割去齐国的琅琊郡,立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。同一年,赵王刘友在赵国官邸被幽禁而死。三位赵王均被废,高后随后立吕氏家族的三人为诸侯王,掌握朝政。

刘章二十岁,有气力,忿恨刘氏在朝中得不到重用。一次在宫廷服侍酒宴,高后让刘章担任酒吏。刘章自我推荐说:“臣,是将军的儿子,愿意用军法来行酒。”高后说:“可以。”酒喝到高兴时,刘章献上歌舞,然后说:“请为太后讲一讲耕田的事情。”高后把刘章当作小孩子看待,笑着说:“你爸爸还知道耕田,你生下来就是王子,知道什么耕田?”刘章说:“臣知道。”太后说:“试着讲给我听听。”刘章说:“深耕播种,出苗要疏;非其种者,锄而去之。”太后没有讲话。沉默了一会儿,吕氏家族中有人喝醉酒,离开席位,刘章追出去,拔出剑来,将此人的头颅砍下来,回来报告,说:“有一人醉酒逃席,臣按照军法将其斩首。”太后和左右人听了大惊。但已经允许刘章以军法从事,没有再追究。可是酒也喝不下去了。从此后,吕氏家族惧怕刘章,而朝中大臣却亲近刘章。刘氏的势利有所加强。

第二年(公元前180年),高后驾崩。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,吕产担任汉廷相国,均住在长安城中,吕氏调动大军,威胁朝中大臣,妄想伺机作乱。刘章因为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,知道他们的阴谋,于是暗中派人联络哥哥齐王刘襄,希望刘襄能够发兵,向西威胁长安,朱虚侯、东牟侯暗中做准备,与大臣们内外呼应,希望能够诛杀吕氏家族,立齐王刘襄为皇帝。

齐王刘襄得到消息后,与他的舅舅驷钧、郎中令祝午、中尉魏勃阴谋发兵。齐国相召平听到消息,率领汉军进入王宫。魏勃欺骗召平,说:“齐王要发兵,没有朝廷调动军队的虎符。现在国相率领汉军来了,很好。魏勃愿意代替国相率领汉军保卫齐王。”召平相信了,把兵权交予魏勃。魏勃握有兵权后,遂率领汉军包围相府。召平说:“唉!道家常说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’”随后自杀。齐王刘襄于是任命驷钧为国相,魏勃为将军,祝午为内史,调集齐国所有的军队。让祝午欺骗琅琊王刘泽说:“吕氏造反,齐王现在要发兵向西征讨吕氏。齐王自认为是晚辈,年青,不懂的用兵,愿意将国家托付予大王。大王在高祖时,就是将军,懂的领兵打仗。齐王不敢离开军队,派臣来请大王到临菑去面见齐王,共商大计,与齐国合兵一处,向西平定关中的叛乱。”琅琊王刘泽相信了,很赞成他们的想法,于是骑马来见齐王。齐王刘襄与魏勃当即扣留下琅琊王刘泽,派祝午调动琅琊国军队,与齐军合兵一处。

琅琊王刘泽发觉受骗,不能返回封国,即对齐王刘襄讲:“齐悼惠王,是高皇帝的长子,按道理讲,应该由长子来继承皇位,大王是高皇帝的嫡长孙,也有资格作为继承人。现在各位大臣还在彷徨犹豫中,刘泽我现在是刘氏家族中年龄最长的,大臣们一定都在等待我拿出主意。现在大王把我留在这里,也没有什么用处,不如让我到长安去,讨论下一步的行动,看应该怎么办。”齐王刘襄认为刘泽说得也对,派车送琅琊王刘泽回去。

琅琊王刘泽走了,齐国随后发兵进攻吕国领地济南郡。齐王给诸侯王发去檄书,说:“高皇帝平定天下,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。齐悼惠王去世后,惠帝派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。惠帝驾崩,吕后执掌朝政,吕后年老,听任吕氏家族擅自废黜皇帝更立,杀害了三位赵王,撤销梁国、赵国、燕国,用来分封吕氏,将齐国分为四部分。忠臣向朝廷进谏,高(吕)后充耳不闻。现在高后驾崩,皇帝年幼,还不能治理天下,需要大臣、诸侯们做出决定。而今吕氏家族擅自占据朝廷的重要位置,把持着军权,劫持列侯、朝臣,矫制诏命,号令天下,刘氏宗庙处于危险之中。寡人要率领大军进入长安,诛杀不应该受封为诸侯王的人。”

朝廷听到齐国发兵的消息,相国吕产派出大将军颖阴侯灌婴,率领汉军前往镇压,灌婴率领汉军来到荥阳,与将军们商议:“吕氏家族现在关中举兵,想推翻刘氏江山,如果我们平定了齐国,不是正好帮了吕氏家族的忙吗。”于是灌婴将汉军屯驻在荥阳,让人联络齐王刘襄和各诸侯王,与汉军联合在一起,等待吕氏家族下一步的行动,再进行镇压。齐王刘襄收到书信后,将齐军停留在齐国西界,观察情况的发展。

吕禄、吕产妄图举兵造反,朱虚侯刘章和太尉周勃、丞相陈平设计,将吕氏集团全部诛杀。刘章首先斩杀吕产,太尉周勃等人诛杀了吕氏其他成员。琅琊王刘泽也从齐国赶到了长安。

大臣们在讨论是否拥立齐王刘襄时,大家都说:“齐王的母舅驷钧是一位暴戾的人,就像是一位戴着帽子的老虎。由于吕氏的缘故,天下几乎大乱,现在再拥立齐王,等于是又迎来一位吕氏。代王的母舅薄氏,是一位君子似的厚道人,而且代王刘恒也是高皇帝的儿子,现在在世的高祖儿子中,代王年纪最长,按照立儿子的顺序,也应该立代王刘恒,立一位善人,大臣们也会有安全感。”于是大臣们共同议定,拥立代王刘恒,派刘章将诛杀吕氏家族的经过通报齐王刘襄,让齐王罢兵。

灌婴在荥阳,听说魏勃教唆齐王刘襄造反,既然已经诛杀了吕氏家族,遂命令齐国撤回军队,派人召魏勃前来问话。魏勃说:“看到邻居家中失火,那里还有时间先告诉自己家的大人再去救火!”话说完后,向后倒退站立,双腿发抖,张嘴结舌,不敢再讲话。灌婴盯着魏勃,注视良久,笑了,说:“人家都说魏勃勇猛,怎么现在看起来像一位俗人,是怎么回事!”于是放过了魏勃。魏勃的父亲因为善于鼓琴,曾经见过秦朝皇帝。魏勃在年轻时,想求见齐国相曹参,因为家境贫寒,无人引荐,于是在大清早,在齐国相门前扫地。看门人看到清洁的地面,感觉很奇怪,以为是什么人,就等在那里,专门要看看是谁干的,最后知道是魏勃。魏勃说:“没有别的意思,就是想见一下齐国相,所以在此扫地,希望能够见到。”于是看门人将魏勃引见给曹参,曹参任命魏勃为舍人。一次参与讨论事情,认为魏勃很有见解,将魏勃引荐给齐悼惠王刘肥,齐王召见魏勃,拜为齐国内史。在当时,齐悼惠王有权力任命诸侯国内的二千石官员。等到齐悼惠王去世,齐哀王刘襄继位,魏勃在齐国受到信任的程度已经超过齐国相。

齐王刘襄撤兵回去,代王刘恒也已经继位,成为汉朝皇帝,这是孝文皇帝。

文帝元年(公元前179年),把高后执政时分出去的城阳郡、琅琊郡、济南郡重新合并回齐国,文帝改立琅琊王刘泽为燕王。加封朱虚侯、东牟侯食邑各二千户,赏赐一千斤黄金。

这一年,齐哀王刘襄去世,儿子齐文王刘则继位。十四年后去世,没有留下儿子,撤销封国。

城阳景王刘章,在孝文帝二年(公元前178年),与朱虚侯、东牟侯刘兴居一起被立为诸侯王,二年后去世,儿子共王刘喜继位。孝文帝十二年,改立刘喜为淮南王,刘喜被立为淮南王五年后,又改立为城阳王,刘喜在诸侯王位上先后三十三年。去世后,儿子顷王刘延继位,继位二十六年后去世。儿子敬王刘义继位,继位九年后去世,儿子惠王刘武继位,继位十一年后去世。儿子荒王刘顺继位,继位四十六年后去世。儿子戴王刘恢继位,继位八年后去世。儿子孝王刘景继位,继位二十四年后去世。儿子哀王刘云继位,继位一年后去世,没有儿子,撤销封国。在成帝朝,成帝重新立刘云的哥哥刘俚为城阳王,王莽篡汉后,封国断绝。

济北王刘兴居最初以东牟侯身份,与大臣们共同拥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,这是汉文帝,刘兴居说:“诛杀吕氏,臣没有功劳,请让臣与太仆滕公夏侯婴一起进入宫中清宫。”随即进宫,将少帝逐出宫廷,迎接新皇帝刘恒入宫。

当初诛杀吕氏家族时,朱虚侯刘章的功劳很大,大臣们承诺将赵国封给刘章,作为封国,将梁国封给刘兴居,作为封国。等到文帝登基后,听说朱虚侯、东牟侯最早是想要拥立齐王刘襄为皇帝,因此将他们的功劳抹杀。二年后,要为皇子建立封国,才将齐国的二个郡分出来,作为刘章、刘兴居的封国。刘章、刘兴居也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,不能夺功。一年后,刘章去世,匈奴大肆入侵边郡,汉朝多次发兵拒敌,丞相灌婴率领汉军迎击匈奴,文帝亲自来到太原郡。刘兴居认为天子离开长安,亲自迎击匈奴,有机可乘,遂发兵造反。文帝听到消息后,撤兵返回长安,派棘蒲侯柴武将军率领汉军平叛,俘虏了济北王刘兴居。刘兴居自杀,撤销封国。

文帝感伤济北王刘兴居叛乱,自取灭亡,第二年,将悼惠王的六个庶出儿子,加上嫡出儿子刘罢军,共有七人,全部封为列侯,到了文帝十五年(公元前165年),齐文王刘则去世,没有儿子。这时齐悼惠王的嫡系后代还有一个孙子——城阳王刘喜,文帝哀伤悼惠王的嫡系继承人已经死绝,于是将齐国分为六个诸侯国,将原来已经受封为列侯的,齐悼惠王剩下来的六个庶出儿子,全部立为诸侯王。将杨虚侯刘将阎改立为齐孝王,将安都侯刘志改立为济北王,将武成侯刘贤改立为菑川王,将白石侯刘雄渠改立为胶东王,将平昌侯刘卬改立为胶西王,将朸侯刘辟光改立为济南王。文帝十六年(公元前164年),在一天之内,立了六位诸侯王。

六位诸侯王被立十一年后,孝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年),吴楚叛乱,胶东国、胶西国、菑川国、济南国一起发兵响应吴楚叛乱。还要求与齐国联合起来,齐孝王刘将阎犹豫不决,紧闭城门,三个诸侯国叛军一起围困住齐国,齐王派出中大夫路卬向天子报告。天子诏命中大夫路卬返回齐国告谕,要齐王坚守,汉军一定会平定吴楚叛乱。中大夫路卬返回时,三个诸侯国叛军已经将临菑城围的水泄不通,无法进城。叛军将领抓住中大夫路卬,要他发誓:“必须说汉军已经大败,齐国赶快投降,否则就要屠城。”中大夫路卬假意答应,到了城下,望着齐王,大声喊:“汉军已经派出百万大军,派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叛乱,很快就会前来救援齐国,齐王一定要坚持到底!”三个诸侯国叛军将领将中大夫路卬杀害。

齐国被围,情况紧急,齐王刘将阎暗中与三国谈判,谈判并未达成协议,中大夫路卬从长安返回,齐国大臣都劝说齐王不要投降三国。汉将军栾布、平阳侯曹奇率军赶到后,打败了三个诸侯国叛军,临淄城遂解围。汉军听说齐国曾经暗中与三个诸侯国谈判,就要讨伐齐国,齐孝王刘将阎害怕,饮药自杀。胶东王、胶西王、济南王、菑川王全部被诛杀,撤销封国。只有济北国保留下来。

齐孝王刘将阎自杀后,景帝知道了事情的原委,认为齐国并没有造反的意思,只是被迫谈判,不应该定罪,于是召孝王的太子刘寿立为齐王,这是齐懿王。二十三年后去世,儿子厉王刘次继位。

齐王刘次的母亲是纪太后。太后把弟弟的女儿纪氏许配给齐王为王后,齐王刘次不喜欢。纪太后想让自己的娘家得到更多利益,于是让长女纪翁主进入王宫,管理齐王的后宫,让其她女子不能接近齐王,迫使齐王爱上纪氏。结果齐王竟然与姐姐通奸。

齐国有一位宦官徐某,原来服侍武帝的母亲王太后,皇太后有一个爱女——修成君,修成君不是刘氏所生,太后怜惜她。修成君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做娥,太后想把娥嫁给诸侯王。宦官徐某请求出使齐国,让齐王一定要娶娥为王后。皇太后大喜,派徐某出使齐国。主父偃知道了徐某要出使齐国,劝说齐王娶娥为王后,于是拜托徐某:“此事办成后,顺便将我的女儿也引进齐王后宫。”徐某到了齐国,把主父偃托付的话也讲了。纪太后听完后大怒,说:“齐王有王后,后宫的女人也很多。徐某,在齐国就是个穷光蛋,当上了宦官服侍汉朝宫廷,没有给齐国带来什么好处,还要来我们家捣乱!主父偃算是个什么东西?也想把女儿塞进后宫!”徐某极为尴尬,回去后向太后奏报,说:“齐王本来愿意娶娥,但现在事情有些变化,与当年燕王的事情差不多。”燕王刘定国,就是因为当年与妹妹偷情,被赐死。徐某用燕王刘定国的事情暗示太后。太后说:“既然是这样,就没有必要再提嫁女到齐国的事情了。”事情传到武帝那里。主父偃因此与齐王刘次结下怨恨。

主父偃刚做官时,就说:“齐国临菑城有十万户人家,仅市场的税收,就有上千金,百姓非常富裕,超过长安,不是天子的弟弟、爱子,不会封在齐国为王。现在齐王与当今皇帝,已经没有那么近的血缘关系。”于是放胆向朝廷奏报,说在吕太后时,齐国就想造反,等到吴楚叛乱时,齐孝王又差点儿造反。听说现在,齐王又在与自己的姐姐通奸。于是武帝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相,审理齐国的不法之事。主父偃到了齐国,抓住齐王后宫中的宦官,让他们招供,齐王怎样到姐姐翁主的住处通奸,事情已经牵涉到齐王。齐王刘次年轻,害怕犯罪后被执法官员逮捕处死,遂饮药自杀。

在当时,赵王刘彭祖担心,主父偃刚一出手,就致齐王于死地,照此下去,主父偃将会使得刘氏骨肉逐渐疏远,于是上书,说主父偃收受贿赂,用心险恶,武帝随即收捕主父偃。公孙弘说:“齐王因为恐惧而自杀,没有留下后代,不杀主父偃,难以平息天下人对主父偃的愤恨。”主父偃终于被杀。

齐厉王刘次继位第五年,自杀,撤销封国。

济北王刘志,吴楚叛乱时,也曾经与叛乱者勾结,后来困守在封国,没有发兵,因此而没有被杀,再后来刘志被改立为菑川王。武帝元朔年间(公元前128-前123年),齐国断绝后嗣。

齐悼惠王的后代还有二个封国:城阳国、菑川国。菑川国靠近齐国,武帝因为齐悼惠王的陵寝在齐国,于是将临菑东边环绕齐悼惠王陵寝的一部分县邑,划归菑川国,让淄川国继续奉祀祖先。

淄川王刘志在王位三十五年,去世后,谥号为懿王。儿子靖王刘建继位,二十年后去世。儿子顷王刘遗继位,三十五年后去世。儿子思王刘终古继位。五凤年间(公元前57-前54年),青州刺史上奏朝廷,说刘终古让爱奴与自己的爱妾、还有婢女当着自己的面做爱,刘终古与她们同盖一床被子,睡卧在一起,还让她们光着身子,大白天与犬马做爱,刘终古站在旁边观看,生下孩子后,就说:“这是乱交生下来的,不知道父亲是谁,弄死。”宣帝把此事交予丞相、御史大夫审理,大臣上奏,刘终古身为诸侯王,按照汉朝法律,可以娶有八子级别的侍妾,侍妾享受六百石俸禄,为的是汉家有更多的子孙后代奉祀祖宗。而刘终古竟然像禽兽一样,败坏君臣夫妇伦理,悖逆人伦,奏请将刘终古逮捕,宣帝下诏,削去淄川国四个县。刘终古在王位二十八年后去世。儿子考王刘尚继位,六年后去世。儿子孝王刘横继位,三十一年后去世。儿子怀王刘友继位,六年后去世。儿子刘永继位,继位后十二年,王莽篡汉,贬为公爵,第二年封国断绝。

(注:按照诸侯王表第二,有些与传记中的记述不一样,比如淄川怀王刘交,表中是刘友,淄川考王刘尚,继位五年后去世,表中是六年后去世,以表中为准。)

赞辞如下:齐悼惠王刘肥在齐国被立为诸侯王,齐国是大国。当时海内初定,刘氏子弟年龄还小,接受秦朝末年孤立无援的教训,在当时,高祖大封同姓诸侯王,以此来控制天下。诸侯王在封国内可以设置御史大夫,包括下面的官吏,与汉朝中央政府一样,朝廷只为诸侯王设置丞相。自从吴楚叛乱后,诸侯王的权力被逐步削夺,朝廷专门制定《左官律》,以避免诸侯国内的官员,跟着诸侯王做坏事。此后的诸侯王只能享受封国内的租税,生活富足,诸侯王的庶出子孙,甚至会变得贫穷,有些人只能乘着牛车出行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