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以来,无论是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,还是按照制度继位的帝王,均须有非凡的品行与才智,同时还要有外戚家族的辅佐。夏代的兴起,有涂山氏辅佐,夏桀的流放,则是重用了外戚末喜;殷商的兴起,有有娀氏与有莘氏家族的辅佐;商纣王的覆灭,则是过分宠幸了有苏氏的妲己;周代的兴起,有邰氏的姜嫄与太任、太姒家族的辅佐;周幽王的被擒、被杀,则是幽王与后妃褒姒过度地荒淫奢靡。因此《易经》中以乾、坤开篇,《诗经》中以《关雎》为篇首,《尚书》中赞颂尧帝将女儿下嫁予虞舜,《春秋》中则讥讽鲁隐公,在婚礼中没有亲迎妻子。夫妇关系,人伦大礼,是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。重视礼仪,则须对婚姻持审慎态度。夫妇间如同礼乐,礼乐调和,四时则会调和;阴阳协调,万物统一在其中,对于婚姻,不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,夫妇关系,尤须重视!人能弘扬道德,但未必能够摆脱命运。夫妇间恩爱,难以割舍,国君也难以干预,君父不能干预儿子的情感,更何况卑下的民众!夫妇欢爱,不一定会有爱情的结晶,有了儿女,也未必均能够白头偕老,让婚姻走向完满。这其中,是否有着命运在安排!孔子很少谈命,因为命运难以把握。不是通达智慧之人,谁能看得出命运最终的结果!
汉朝建国之后,按照秦朝的封号。皇帝的母亲,称为皇太后;皇帝的祖母,称为太皇太后;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,妃妾称为夫人。除此之外,皇帝还有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等侍妾。到了武帝朝,武帝增加婕妤、娙娥、傛华、充依,她们的称呼对应着一定爵位。元帝又加上了昭仪,一共有十四个等级。昭仪享受丞相待遇,爵位等同于诸侯王。婕妤享受上卿待遇,爵位等同于列侯。娙娥享受中二千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关内侯。傛华享受真二千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大上造。美人享受二千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少上造。八子享受千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中更。充依享受千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左更。七子享受八百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右庶长。良人享受八百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左庶长。长使享受六百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五大夫。少使享受四百石待遇,爵位等同于公乘。五官享受三百石待遇。顺常享受二百石待遇。无涓、恭和、娱灵、保林、良使、夜者享受百石待遇。上家人子、中家人子享受斗食待遇。五官以下女子,死后可以葬在司马门外。
高祖的皇后是吕雉,岳父是吕公。吕公,单父县(今山东单县)人,懂得相面。高祖在民间时,吕公第一次看到高祖,就非常诧异,决定将女儿嫁予高祖,后来吕雉生下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。高祖做了汉王后,汉纪元元年(公元前206年),汉王封吕公为临泗侯,汉纪元二年(公元前205年),汉王立儿子刘盈为太子。
汉王后来在定陶县又有了戚姬,非常宠爱,戚姬生下赵隐王刘如意。太子为人仁爱、懦弱,高祖认为太子不像自己,常有废太子,立如意的想法,“如意像我”。戚姬常跟随在高祖身边,从出函谷关到平定天下,戚姬日夜在高祖身边伺候,为儿子今后的地位哭泣,戚姬想立儿子刘如意为太子。吕后已经年老色衰,常留守在关中,很少能够看到高祖,关系也日益疏远。刘如意后来被封为赵王,留在长安,有几次差一点儿即替代太子。倚赖朝中公卿大臣们的劝谏,还有叔孙通,作为太子老师,极力地谏诤,留侯张良也在出谋献策,刘盈最终才没有被废黜太子位。
吕后为人刚毅,辅佐高祖平定天下,吕后有两位哥哥被封为列侯,他们跟随高祖南征北战。长兄吕泽受封为周吕侯,次兄吕释之受封为建成侯,在高祖朝,吕氏受封为列侯的有三人。高祖四年(公元前203年),临泗侯吕公去世。
高祖驾崩,惠帝继位,吕后为皇太后,吕后诏令永巷将戚夫人囚禁起来,戚夫人像犯人一样,被剃去头发,脖子上套上铁环,身上穿着囚徒的赭衣,每天还要舂米。戚夫人边舂米边唱道:“儿子为王,母亲做奴,终日舂米到日暮,常与死神相为伍!母子相距三千里,谁能告诉娘受苦?”吕太后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,说:“你还想让儿子报仇吗?”遂召赵王刘如意到长安来,企图将如意害死。使者三次召赵王,三次无功而返,赵国相周昌拒绝将赵王送往长安。太后于是召赵国相,周昌不得不到长安来。而后吕后再派人将赵王从赵国召来,赵王来后。惠帝刘盈仁慈,知道太后动怒,想加害于赵王,于是惠帝亲自来到霸上迎接赵王。入宫之后,惠帝行卧起居,都与赵王在一起。几个月后,惠帝清晨出外射猎,赵王起得较晚,太后等到赵王一人在宫中,派人用鸩酒将赵王毒死。等到惠帝返回,赵王已经死去多时。太后随后将戚夫人砍断手足,挖出眼睛,熏聋耳朵,再吞下哑药,将戚夫人丢在暗室中,还给废人戚夫人起名字叫做“人彘”。几个月后,召惠帝去看“人彘”。惠帝看着地上蠕动的怪物,不知是何物,一问才知道是戚夫人,放声大哭,此后惠帝患病,一年多不能起床。派人请太后前来,惠帝说:“这那里是人做的事情。臣作为太后的儿子,这样还怎么能治理天下!”从此以后,惠帝日夜喝酒淫乐,不再处理政务,惠帝七年(公元前188年),驾崩。
太后为儿子发丧,痛哭失声,眼中却没有掉下眼泪来。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在宫中担任侍从,当年十五岁,张辟强对丞相陈平说:“太后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,今天痛哭,却没有流下眼泪,君知道是为什么吗?”陈平问:“这话怎么讲?”张辟强说:“惠帝没有生下大一点儿的儿子,太后害怕君等朝中大臣。如果君能够带领大臣们奏请吕后将吕台、吕产拜为将军,让他们统率京师的南北卫戍部队,除此以外,让吕氏家族的人在朝中享有高位,掌握住朝廷的重要部门,太后才能安下心来,君等大臣也可以因此而免祸!”丞相陈平按照张辟强的计议行事,太后果然高兴,随后哭声也变得哀痛起来。吕氏家族从此在朝中掌控大权。他们立了孝惠帝后宫中妃妾生的儿子为帝,太后临朝听政。太后杀了高祖的儿子赵幽王刘友、共王刘恢和燕王刘建的儿子。而后太后又立了周吕侯的儿子吕台为吕王,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,建城侯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,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,吕后还封了吕氏家族中的其他人为列侯,追尊父亲吕公为吕宣王,哥哥周吕侯为悼武王。
吕太后临朝理政,掌管天下八年,因为犬祸而生病,随后驾崩(公元前180年),详情记载在《五行志》。在病危时,吕太后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,掌握北军,梁王吕产为相国,掌握南军,告诫吕产、吕禄,太后说:“高祖与大臣们生前约定,非刘氏而封王的,天下共击之,现在我封了吕氏为王,大臣们一定不会善甘罢休,我一旦驾崩,担心他们会叛乱闹事,你们一定要掌握好兵权,守住宫门,千万不要为我送丧,以免最终为他人所制。”吕太后驾崩,太尉周勃、丞相陈平、朱虚侯刘章等人,随即合谋杀掉了吕产、吕禄,将吕氏家族中的男女老少,无论老幼全部杀光。而后迎立代王刘恒,这是孝文皇帝。
孝惠张皇后。是宣平侯张敖娶了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后,生下的女儿。惠帝即位后,吕太后想亲上加亲,让鲁元公主生下来的女儿嫁给惠帝,成为皇后,想让张皇后为惠帝生下儿子。可是用尽了办法,皇后始终不能怀孕,没有生下儿子,于是假装怀孕,取后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来代替,而后杀了这位美人,立这位美人的儿子为太子。
惠帝驾崩后,太子即位为皇帝,即位四年后,才知道自己不是孝惠张皇后的亲生儿子,于是私下里讲:“吕太后怎么能杀了我的母亲,立我为太子!我长大后要报仇。”此话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,吕太后心中害怕,担心小皇帝日后会作乱,于是将幼帝幽禁在永巷,对外声称说皇帝病重,左右人都见不到。而后太后下诏将幼帝废黜(详情记载在《高后纪》中)。此后又将这位幼帝幽禁至死,重新立恒山王刘弘为皇帝,立吕禄的女儿为皇后。吕后以为此,即可以巩固皇权,然而毫无益处。吕太后一驾崩,大臣们遂齐心协力,诛杀吕氏家族。少帝恒山王、淮阳王、济川王,均被认为不是惠帝所生的亲生骨肉,遭到杀害。只留下孝惠张皇后,被废除皇后称号,安置在北宫,孝文帝后元元年(公元前163年),孝惠张皇后去世,葬在安陵(惠帝的陵寝)县,没有修筑陵墓。
高祖宠幸过的薄姬,是文帝的母亲,父亲是会稽郡吴县人,薄氏在秦朝时与原魏王宗室女儿魏媪私通,生下薄姬。薄姬的父亲后来死在山阴县,即葬在当地。在秦末诸侯叛秦时,魏豹被立为诸侯王,当时魏媪将女儿送入魏王后宫,魏王豹纳薄姬为侍妾。许负曾经为薄姬相面,说她应该生一位天子。当时项羽正在与汉王在荥阳对峙,两军相持不下,天下不知道将会鹿死谁手。魏王豹最初与汉军一起进攻楚军,听了许负的话,心中暗喜,此后背汉,保持中立,与楚国讲和。汉王派曹参等人擒获魏王豹,将魏王豹的西魏国故地改设为郡县,薄姬则被送往汉王的织室去做工。魏豹死后,汉王来到织室,看到薄姬,将薄姬纳入后宫,一年多没有召幸。
薄姬在年少时,曾经与管夫人、赵子儿关系很好,三人约定:“先富贵的不要忘记她人!”后来管夫人、赵子儿都得到了汉王的召幸。汉纪元四年(公元前203年),刘邦在河南郡成皋的灵台上休息,两位美人在旁边伺候,相互逗笑谈起当年与薄姬的约定。汉王问她们在谈什么,两人将当时的约定告诉汉王。汉王对薄姬遂动了爱怜之心,当天召幸薄姬,正要做爱时。薄姬说:“臣妾昨天夜里做梦,梦到龙在抚摸妾的乳房。”高祖说:“这是富贵的徵兆,我现在就让你梦想成真。”遂与薄姬做爱,一次就让薄姬怀上了身孕。当年薄姬生下文帝,八岁时被立为代王。自从生了儿子后,薄姬就再难以见到高祖。高祖驾崩,高祖宠幸过的几位夫人,像戚夫人等,吕后因为妒忌而加以迫害,全部被幽禁在宫中不能出来。而薄姬因为难以见到高祖,得以幸免。后来薄姬跟随儿子来到代国,成为代国太后。太后的弟弟薄昭跟随着一起来到代国。
刘恒被立为代王第十七年,高后驾崩。朝中大臣们商议新的皇位继承人,他们担心再遇到像吕氏家族那样的外戚,大臣们均认为薄太后仁慈善良,遂迎立代王为皇帝,尊太后为皇太后,文帝封太后的弟弟薄昭为轵侯。太后的母亲此前已经去世,葬在栎阳县北。于是追尊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,在会稽郡设置墓园,安排三百户人家祭扫墓园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墓园寝庙,按照制度祭祀。栎阳县也设置了灵文夫人墓园,诏令与灵文侯的墓园一样管护。太后早年失去父亲,想到魏氏娘家曾经帮助过自己,就召魏氏家族中的亲戚,免去他们的徭役,按照亲疏远近给予赏赐。薄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有一人。
薄太后在文帝驾崩两年后,孝景帝前元二年(公元前155年)驾崩,葬在文帝的陵寝地霸陵南边。因为吕后的关系,薄太后不愿意葬在高帝的陵寝地长陵,故特意为自己起陵,靠近文帝。
孝文窦皇后,是景帝的母亲,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被选入后宫。吕太后将宫女赐予各位诸侯王,每位诸侯王赏赐五名宫女,窦姬也在其中。窦姬的家乡原在清河县,窦姬愿意跟随赵王,这样可以离家乡近些,就请求负责分配的宦官:“一定要将我分配在赵王的五人中。”宦官忘记了此事,误将窦姬分在代王的五人中。结果上报以后,吕太后下诏批准。应该上路了,窦姬哭泣,埋怨分配的宦官,不想去代国,后来被强行逼着上路。到了代国后,代王偏偏喜欢窦姬,窦姬随后生下女儿刘嫖。孝惠帝七年(公元前188年),窦姬又生下景帝刘启。
代王的王后生过四个男孩儿,在代王没有被拥立为皇帝前,王后已经去世,等到代王继位为皇帝,王后生下的四个男孩儿也在此前后先后病死。文帝继位几个月后,朝中公卿请求文帝立太子,窦姬生的男孩儿刘启年纪最长,被立为太子。窦姬被立为皇后,长女刘嫖为馆陶长公主。第二年,文帝封窦姬生的小儿子刘武为代王,后来又改封为梁王,这是梁孝王。
窦皇后双亲去世得很早,葬在观津县(今河北省武邑县)。薄太后下诏有关部门,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,母亲为安成夫人,诏令清河县设置墓园,安排两百户人家祭扫墓园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,参照灵文墓园的规制管护。
窦皇后有一位哥哥窦长君。还有一位弟弟窦广国,字少君,窦广国在四五岁的时候,因为家庭贫困,被人贩卖,不知道家乡在何处。转卖了十几家,最后来到宜阳县,为主人家上山烧炭。晚上睡卧在土崖下,烧炭的有一百多人,夜间土崖崩塌,将睡卧的人全部压在下面,只有窦广国逃脱,得以活命。窦广国为自己占卜,几天后应该受封为列侯。遂离开主人家来到长安,听说皇帝立了新皇后,家乡原来就是观津县,姓窦氏。窦广国离家的时候年龄很小,只记得家乡县的名字和自己的姓氏,记得在童年时与姐姐出去采桑叶,掉下树来,可以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,于是向宫中上书,说明情况。皇后告诉了景帝,遂召窦广国进宫来询问,当问到当年在家乡的情况时,对答均符合皇后的记忆。又问窦广国还记得什么,窦广国回答:“姐姐临离开家乡西行时,与我在传舍中分手,要了水为我洗浴,洗完后,又喂我吃饭,然后才走。”窦皇后听到此,已经是泣不成声,拉着弟弟的手,左右侍御的人,也跟着一起哭泣。而后皇后给予窦广国很丰厚的赏赐,随后窦广国将家安在长安。绛侯周勃、灌婴等将军说:“我等不死,今后的命运即在此两人身上。此两人出身卑微,不能不为他们选好师傅,否则会像当年的吕氏一样,误了国家。”于是挑选长者、有操行的老师,与窦氏兄弟居住在一起。窦长君、窦少君因此而成为谦谦君子,不敢以富贵骄人。
窦皇后后来患有眼疾,双眼失明。文帝因此而宠幸邯郸人慎夫人、尹姬,但她们没有生下儿子。文帝驾崩,景帝继位,尊封窦皇后为皇太后,封窦广国为章武侯。窦长君早死,封了他的儿子窦彭祖为南皮侯。吴楚叛乱时,太后从家族兄弟的儿子中选中窦婴,认为窦婴侠义,喜欢结交士人,景帝将窦婴拜为大将军,吴楚叛乱平定后,景帝封窦婴为魏其侯。窦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有三人。
窦太后喜欢黄帝、老子学说,景帝和窦氏家族的人也不得不读《老子》,尊奉老子学说。窦太后在位五十一年,景帝驾崩六年后,在武帝元光六年(注:原书有误,应该是建元六年,公元前135年,参看武帝纪。)驾崩,与文帝在霸陵合葬。窦太后遗诏,将东宫的所有金钱财物赐予长公主刘嫖。在武帝朝,魏其侯窦婴担任丞相,后来因为有罪而被杀。
孝景薄皇后,是孝文薄太后的本家女儿。景帝还是太子时,薄太后将其嫁予太子为妃。景帝继位后,立薄妃为皇后,因为没有生下儿子而失宠。在位六年,薄太后驾崩,薄皇后也随即被废。薄皇后被废四年后去世,葬在长安城东边的平望亭南边。
孝景王皇后,是武帝的母亲。王皇后的父亲叫王仲,槐里县(今陕西兴平县)人。母亲叫臧儿,是原燕王臧荼的孙女,后来臧儿嫁给王仲为妻,生下一个儿子王信和两个女儿。王仲去世后,臧儿又嫁予长陵县人田氏,生下一个儿子田蚡、一个儿子田胜。臧儿的长女嫁给金王孙,与金氏生下一个女儿,臧儿占卜,认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将来会成为贵人,想倚靠这两个女儿,于是将大女儿从金氏手中夺去。金氏大怒,不肯与妻子离婚,后来臧儿还是将大女儿送进了太子宫。太子喜欢王氏,生下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。在怀上儿子时,王夫人梦见太阳入怀,将此梦告诉太子刘启,太子说:“这是贵兆。”儿子还没有出生,文帝驾崩,景帝即位后,王夫人的儿子才出生。在当时,薄皇后一直没有生下孩子。又过了几年,景帝立齐国人栗姬生的儿子刘荣为太子,王夫人生的儿子刘彻被立为胶东王。
长公主刘嫖有一位女儿,想嫁予太子为妃,栗姬生性妒忌,景帝有几位美人,都因为长公主而得到贵幸,栗姬对此早有怨言,于是谢绝了长公主,没有答应。长公主又向王夫人提亲,要将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,王夫人满口答应。恰好薄皇后被废,长公主每天谮毁栗姬的短处。景帝曾经将其她姬妾生的儿子托付予栗姬,景帝说:“我百年以后,你要善待她们。”栗姬发怒,不肯答应,还出言不逊,景帝因为此对栗姬不满,但没有讲出来。
长公主每天在太后面前称赞王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彻,景帝也有此看法。又想起此前王夫人怀孕时的梦兆,一时拿不定主意。王夫人又在暗地里挑动大臣立栗姬为皇后。大行令为此上奏,奏文中说:“‘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。’现在太子的母亲应该被立为皇后。”景帝看到此奏文后勃然大怒,说:“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!”遂将大行令逮捕处死,同时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。栗姬更加恐惧,又不能见到皇上,最终忧忿而死。接下来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,立王夫人生的儿子刘彻为太子。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盖侯。
在当初,王皇后进入太子家,王皇后的妹妹儿姁也随后进入太子家,皇后的妹妹儿姁为景帝生下四个男孩儿。儿姁去世得早,四个儿子都受封为诸侯王。王皇后的长女被封为平阳公主,次女被封为南宫公主,小女儿被封为隆虑公主。
王皇后在位第九年,景帝驾崩。武帝即位,尊母亲王皇后为皇太后,尊王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,武帝封田蚡为武安侯,田胜为周阳侯。王氏、田氏受封为列侯者有三人。景帝封的盖侯王信喜欢喝酒,田蚡、田胜贪财,但巧于文辞。田蚡后来官至丞相,武帝追尊王仲为共侯,在槐里县修起墓园,安排二百家民户祭扫墓园,当地长丞奉命管护。平原君去世之后,与田氏在长陵县合葬,也设置了墓园,与共侯一样。
在当初,王皇太后在民间时,还为金王孙生下过一个女儿,名字叫做金俗,生活在民间,怕被别人知道。武帝继位后,韩嫣告诉了武帝这件事。武帝说:“为什么不早说?”遂驾车亲自去迎接姐姐。金俗的家住在长陵县的小市场,武帝径自闯入家门,让左右人帮着寻找。金家人一时间惊恐莫名,金俗吓得躲藏起来。武帝带的人将金俗找出来拜见武帝,武帝遂下车对金俗说:“大姐,你藏得好严哪?”随后用车子载着金俗来到长乐宫,一起拜谒太后,太后抱着女儿,泪流满面,女儿也悲泣不已。武帝献上美酒,为一家人相逢祝酒庆贺。而后赏赐姐姐钱一千万,奴婢三百人,公田一百顷,还有一座甲等宅邸,赏赐完毕后,太后谢道:“让皇帝破费了。”而后武帝又赐予金俗汤沐邑,封金俗为修成君。金俗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,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太子,男孩儿被封为修成子仲。因为太后的缘故,修成子仲在京师横行不法。王太后在位二十五年,景帝驾崩十五年后,武帝元朔三年(公元前126年),王太后驾崩,与景帝在阳陵合葬。
孝武陈皇后,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。在秦朝末年,陈皇后的曾祖父陈婴与项羽一起造反,后来陈婴归汉,受封为堂邑侯。传到儿子至孙子陈午,陈午娶了长公主,生下一位女儿。
当初,武帝得以立为太子,长公主出了很大力,因此武帝娶了长公主的女儿为妃。武帝即位后,立陈阿娇为皇后,陈皇后恃贵骄宠,十几年没有生下孩子,听说卫子夫受到武帝宠幸,几次要致卫子夫于死地。武帝知道后大怒。再后来陈皇后竟然以巫术搏取武帝的欢心,被武帝察觉。武帝元光五年(公元前130年),武帝调查陈皇后在宫中实施巫术的事情,女子楚服等人因为帮助陈皇后实施巫蛊祝诅,犯下大逆罪,因为此案而受到牵连的,有三百多人被杀。楚服也被枭首示众。武帝派有关官员赐予陈皇后策书,说:“皇后不遵守妇道,失去妇德,又在宫中实施巫术诅咒,不能承受天命。交还玺绶,罢皇后位,退居长门宫居住。”
第二年,堂邑侯陈午去世,儿子陈须继承侯位。长公主寡居,私下里宠幸董偃。又过了十几年,长公主去世。陈须由于犯下淫乱罪,还有与兄弟争财,应当判处死罪,随后自杀,撤消封国。又过了几年,废皇后陈阿娇去世,葬在霸陵的郎官亭东面。
孝武卫皇后,字子夫,卫皇后从小生活在民间。其母亲的姓氏为卫氏,在平阳侯的家中做家奴。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。武帝即位后,几年间没有生下儿子。平阳公主找了十几名良家女子,将她们打扮得婀娜多姿,放在家里,武帝到霸上举行避邪祭礼,返回时路过平阳公主家。公主将准备好的美人召出来,在武帝面前展示,武帝看了不喜欢。在饮酒时,唱歌的歌女上来劝酒,武帝喜欢上了卫子夫。武帝起身入厕,卫子夫在尚衣轩中伺候,武帝一时兴起,与子夫在尚衣轩中做爱。而后返回席间饮酒,很高兴,赐予平阳公主黄金千斤。公主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。子夫临上车时,公主抚摸着她的背,对她说:“行了!以后努力加餐。等到尊贵了,别把我忘了!”入宫一年多,武帝将子夫抛在一边,不再召幸。武帝一次选择后宫中的女人,认为不再中用的,要送出宫去,子夫得以再见到武帝,哭着请求离开宫廷。武帝看着,心中顿生爱意,当晚召幸,随后就有了身孕,在宫中受到尊宠。而后武帝召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、弟弟卫青在宫中担任侍从。卫子夫此后生下了一子三女,武帝元朔元年(公元前128年)生下儿子刘据,此后被立为皇后。
卫长君死得早,武帝任命卫青为将军,因为卫青抗击匈奴有功,受封为长平侯。卫青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,都被武帝封为列侯。皇后姐姐的儿子霍去病也因为立有军功,而被封为冠军侯,后来霍去病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。卫青担任了大司马大将军。卫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有五人。卫青拜为大将军后,凯旋班师,娶了平阳公主。
卫皇后在位第七年,武帝立刘据为太子。皇后生孩子之后,逐渐色衰,赵国人王夫人、中山人李夫人先后受宠,但是去世得都很早。后来又有尹婕妤、鉤弋夫人受到武帝宠幸。卫皇后在位三十八年,因为遭遇巫蛊案,祸事从天而降,江充在朝中为非作歹,太子恐惧,又不能向皇上解释,遂与卫皇后合谋,杀了江充,而后在长安发兵,最终兵败,太子逃亡。武帝下诏派宗正刘长乐、执金吾刘敢奉策书,收回皇后的玺绶,卫子夫随后自杀。黄门令苏文、姚定汉用车子将卫子夫的尸体放置在公车署的空屋里,用一个小棺材盛放,埋在长安城南边的桐柏亭。卫氏家族随后遭到朝廷清洗。宣帝继位后,将卫皇后改葬,追封谥号为思后,修建墓园,安排三百家民户祭扫墓园,当地长丞负责管护。
孝武李夫人,原来是宫中的乐女。在当初,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懂得音乐,善于歌舞,武帝很喜欢。每次有了新歌词,武帝即会交由李延年谱曲,听的人莫不感动。李延年有一次侍奉武帝,边舞边歌,歌中唱道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!”武帝听了后叹息道:“唱得好!世上真有这样的佳人吗!”平阳公主告诉武帝,说李延年有一位妹妹,武帝遂召见,确实长得美丽动人,能歌善舞。从此后李夫人受到武帝宠幸,生下一个儿子,即后来的昌邑哀王刘髆。李夫人年纪很轻就因为有病而去世,武帝哀怜李夫人去世得早,常常思念,诏命画工画出李夫人的图像,悬挂在甘泉宫。卫皇后被废第四年,武帝驾崩(公元前87年),大将军霍光揣摩武帝的意思,以李夫人配享武帝寝庙的祭祀,追封李夫人尊号为孝武李皇后。
当初,李夫人在病危时,武帝亲自来探视,夫人用被子蒙着头,谢绝武帝的探视,说:“妾这一次病得很久,容貌不堪,不能再见皇上。希望将儿子和兄弟托付于皇上。”武帝说:“夫人病重,担心此次生病将难以康复,一看到我来,就嘱托昌邑王和兄弟,岂不是太急了些?”李夫人说:“妇人容貌不加修饰,不敢见君王、父兄。妾也不敢以容貌不修饰,亵渎皇上。”武帝说:“夫人让我看一眼,我将加赐千金,也授予你的兄弟高官。”李夫人说:“是否授予高官在于皇上,真地不敢再见皇上。”武帝又说一定要看,李夫人转过身去,哽咽着不再讲话。武帝不高兴地站起身来离去。李夫人的姐妹责怪李夫人,说:“贵人难道就不能让皇上看上一眼,再嘱托兄弟的事情吗,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子?”李夫人说:“所以不让皇上看到妾,是因为想把兄弟托付于皇上。我以容貌娇好,得以微贱的身份受到皇上宠爱。以色受人宠爱的,色衰则爱弛,爱弛则恩绝。皇上所以能够眷顾爱怜我,也是因为平时对我的娇好容貌还有记忆。倘若看到我的容貌已经受损,已经不再是此前的美貌,就一定会因为厌恶而抛弃我,到那时还怎么可能追思我,顾念我的兄弟!”李夫人去世后,武帝以皇后礼下葬。再后来,武帝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,封为海西侯,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。
武帝常常思念李夫人,有一位方士是齐国人,名字叫做少翁,说他能够将李夫人的灵魂召来。在夜晚灯烛的影绰下,少翁设置帷帐,陈列上酒肉,让武帝远远地坐在帷帐外,朦胧间似乎看到一位美貌的女子,好似李夫人的容貌,来到帷帐中,坐下后又站起来踱步。可是人不能靠近,武帝更加悲戚思念,为此而做诗,诗中道:“是邪,非邪?立而远眺,为何姗姗来迟也!”武帝让乐府中的音乐家谱上曲子,配上弦乐,跟着歌唱。武帝又亲自作赋,悼念李夫人,赋中说:
美婵娟以脩容兮,命逝去而不长,新宫装饰愿再见兮,何不重返回故乡。影哀愁其芜秽兮,隐处哀而忧伤,释车马于高山兮,夜深沉叹其未央。秋风酸眸凄泪下兮,桂叶落而销亡,神影绰绰似遥望兮,神灵出窍而徜徉。伏泯圹中已久远兮,惜乎蕃华之容貌,念兹穷极之不还兮,惟窈窕舞姿之婆娑。菡萏飘渺之舞动兮,芳蕊透以清香,舞翩跹其婀娜兮,飘渺间更显端庄。踏莲步而抚楹兮,流眄睇而娥眉高扬,感怀于心而悲戚兮,奈何红颜何以命丧。欢狎似昨日离别兮,宵梦寤寐夜色苍茫,忽化蝶而不返兮,魂魄逸飞而远飏。灵魂何处浮游兮,哀痛徘徊令人断肠,奚踌躇以路远兮,遂恍惚悄然逝去。顾念西征,叹息不已。彷徨踯躅,寂寥无语,思若流水,惨怛在心。
结语曰:“佳人函光,殒朱颜兮。闒茸妒嫉,享品级兮!彼时隆盛,夭英年兮。子弟唏嘘,涕泪满襟兮。哀愁呜咽,悲不可止兮。乐声悲鸣,斯人已去兮。垂泪叹息,稚子何顾兮。哀怜无语,将何倚恃兮。仁者免誓,岂有约言兮?逝者已去,托以守信兮。路途迢迢,归隐幽冥兮,既下宫圹,不复故庭兮。呜呼哀哉,魂灵来享!
再后来,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因为在后宫中淫乱,李广利投降匈奴,李氏家族遂遭到诛灭。
孝武钩弋夫人赵婕妤,是昭帝的母亲,赵婕妤的家乡原来在河间国。武帝巡狩经过河间国,有望气者说,此地有一位奇女,武帝派使者将奇女召来。来到后,两手紧握双拳,武帝亲自将手掰开,手顿时恢复正常。赵婕妤因此而受到武帝宠幸,号称拳夫人。当初赵婕妤的父亲因为犯法,受了宫刑,在中黄门任职,死在长安,葬在雍门。
拳夫人进宫后被封为婕妤,住在钩弋宫,很受武帝的宠爱,武帝太始三年(公元前94年),钩弋夫人生下昭帝,号称钩弋子。妊娠十四个月后出生,武帝说:“听说在上古时,尧帝也是在母亲怀孕十四个月后出生,而今钩弋夫人也是这样。”于是诏命将赵婕妤住的宫殿更改名称为尧母门。后来卫太子败亡,燕王刘旦、广陵王刘胥有很多过失,武帝宠爱的王夫人,生下的儿子齐怀王刘闳,李夫人生下的儿子昌邑哀王刘髆都已经在此前先后去世,钩弋夫人生的儿子刘弗陵当年六岁,已经显露出聪明智慧,武帝常常说:“这个儿子像我”。又感觉到在刘弗陵出生时,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,即特别爱护他,心里已经有立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,因为刘弗陵的年纪还太小,母亲又年轻,担心日后女后专权,祸乱国家,犹豫了很久。
钩弋赵婕妤跟随武帝游幸甘泉宫,因为有过错,遭到武帝叱骂,为此而惶恐不安,患病去世,葬在云阳县。再后来武帝患病,立钩弋赵婕妤的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。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嘱托霍光辅佐少主。第二天,武帝驾崩(后元二年,公元前87年)。昭帝即位,追尊钩弋赵婕妤为皇太后,征发士卒两万人修建云陵,设置三千家民户守护祭扫墓园。追尊外公赵婕妤的父亲为顺成侯,下诏右扶风设置两百家民户守护祭扫墓园,当地长丞奉命按照规制管护。顺成侯有一位姐姐君姁,昭帝赐钱两百万,再加上奴婢宅邸,一时间君姁富甲一方。赵氏家族中的昆弟,按照亲疏远近各有赏赐。赵氏家族在朝中没有人任职,只有赵婕妤的父亲被追封为列侯。
孝昭上官皇后。祖父上官桀,陇西郡上邽县(今甘肃天水地区清水县)人。年轻时上官桀曾经担任过羽林军期门郎,跟随着武帝游幸至甘泉宫,遇上刮大风,车不能行进,只得解下车盖,交予上官桀,上官桀端着车盖,居然能够顶着风,跟随着乘舆前进;此时天上开始下雨,上官桀又将车盖装在乘舆上。武帝惊讶上官桀的力气,将上官桀升任为未央宫厩令。武帝曾经身体不适,病好后,到未央宫去看马,看到马大多数都饿瘦了,武帝大怒,说:“马厩令以为我一病不起,再也不会来看马了!”就要将上官桀逮捕下狱,上官桀叩头说:“臣听说皇上的圣体不安,日夜忧愁,心思没有放在饲喂马上。”话未说完,脸上已经泪如雨下。武帝看出他讲的是真心话,于是对上官桀更加亲近,又将上官桀升任为宫中侍从,后来又升任为太仆。在武帝病重时,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将军,任命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,在床前接受遗诏,辅佐少主。因为此前有捕杀谋反者莽通的功劳,武帝封上官桀为安阳侯。
此前,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,两家结为姻亲,霍光每次休假离开宫廷,上官桀常代理霍光处理朝中政务。昭帝继位时,只有八岁,昭帝的姐姐鄂邑盖长公主住在宫中,照顾昭帝的生活。盖长公主与儿子的一位门客河间国人丁外人私通。昭帝和大将军霍光听说了此事,不加干涉,昭帝还下诏让丁外人服侍长公主。长公主将周扬氏的一位女儿纳入宫中,让她作为昭帝的配偶。当时上官安有一位女儿,也是霍光的外孙女,上官安想将女儿纳入宫中。霍光认为年纪还太小,没有同意。上官安平时与丁外人的关系很好,就对丁外人说:“听说长公主为昭帝选妃子,我的女儿容貌端庄,如果能够通过长公主选入宫中成为皇后,以我们父子在朝中的地位,再加上皇后的身份,将来在朝中说话的份量一定会很重。能否成功全凭足下一句话,按照汉家的旧例,以列侯位迎娶公主,足下还用担心将来不能受封为列侯吗?”丁外人一听此话大喜,就告诉了长公主。长公主也认为这个想法很好,昭帝于是下诏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,封为婕妤,拜上官安为骑都尉。一个月后,昭帝立上官安的女儿为皇后,当年仅六岁。
上官安以皇后的父亲受封为桑乐侯,享受食邑一千五百户,改任为车骑将军。上官安日益骄奢淫逸,在殿中得到了赏赐,出宫后就对门客讲:“我与女婿饮酒,喝得很高兴!”向客人炫耀皇上赏赐的服饰,让人拿回家去,还要亲自燔烧贡品祭拜神灵。喝醉了酒,上官安就赤身裸体地在房内撒野,与后母以及父亲的侍妾、侍女私通。儿子生病去世,上官安仰着脸乱骂一气。为了丁外人封侯的事情,上官安多次向大将军霍光求情。上官桀也请求霍光给丁外人加官,增加俸禄,霍光秉公办事,没有同意。上官桀的岳父喜欢一位在宫中做太医监的人,名字叫做充国,充国擅自进入宫殿,按照法律,要判处死罪。冬天将要过去,盖长公主为了充国,向朝廷捐献了二十匹马赎罪,充国得以减免死罪。因此上官桀、上官安父子非常怨恨霍光,而感谢盖长公主。他们知道燕王刘旦是昭帝的哥哥,因为没有得到继位的机会,也在怨恨霍光,上官桀、上官安就将霍光的过错整理好,交给燕王刘旦,怂恿燕王上书告发霍光,又向燕王请求为丁外人封侯。燕王接到他们提供的材料,大喜,向朝廷上书,说:“在古时,子路的姐姐去世,一年后子路还穿着丧服,孔子认为这种做法不对。子路说:‘我不幸没有兄弟,只有姐姐,不忍为姐姐除去丧服。’因此说:‘观察一个人的品行,才能看出他是否有仁义。’而今臣与陛下只有长公主这个姐姐,陛下又让丁外人服侍姐姐,应该为丁外人封侯。”昭帝看了奏书,问霍光,霍光仍然不同意。等到有告发霍光的奏章递上来,昭帝开始警觉,此后更加亲近霍光,而疏远了上官桀、上官安。上官桀、上官安越发肆无忌惮,竟然串通同党要谋杀霍光,还要诱骗燕王到长安来一起杀掉,而后废黜昭帝,立上官桀为皇帝。有人说:“那么皇后怎么办?”上官安说:“追逐麋鹿的猎狗,还顾得上兔子吗!假若还是以皇后为尊,一旦皇帝改变了主意,皇后想成为普通百姓都难以做到,自古以来,都是如此。”最终谋反被发觉,燕王、盖长公主先后自杀(详情记载在《霍光传》中)。上官桀、上官安遭到灭族,皇后的年纪还小,没有参与密谋,而且是霍光的外孙女,得以幸免,没有被废。皇后的母亲此前已经去世,葬在武帝的陵寝地茂陵县城郭东边,被追尊为敬夫人,设置墓园,安排两百家民户祭扫墓园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。皇后自己派出奴婢守护上官桀、上官安的墓冢。
霍光想让皇后独自享受昭帝的宠爱,为昭帝生下儿子。昭帝此时身体已经不好,经常生病,左右侍从和太医顺从霍光的意思,说皇帝应该节欲。即使宫中的侍女,也要她们把裤裆缝起来,还要配上多条腰带,后宫中的女子难以与昭帝亲近。
上官皇后在位十年,昭帝驾崩,皇后这一年只有十五岁。昌邑王刘贺受征到长安即皇帝位,尊皇后为皇太后。此后霍光与太后共谋又废黜了刘贺,而后拥立孝宣皇帝。宣帝即位后,尊上官皇太后为太皇太后。在位四十七年,享年五十二岁,元帝建昭二年(公元前37年)驾崩,与昭帝在平陵合葬。
卫太子史良娣,是宣帝的祖母。太子的妻妾有三等,她们是妃,良娣,孺子,生下来的儿子都称为皇孙。史良娣本来是鲁国人,母亲叫贞君,哥哥叫史恭。在武帝元鼎四年被纳入太子家为良娣,生下一个儿子叫做刘进,号称史皇孙。
武帝末年,巫蛊冤案骤起,卫太子和史良娣、史皇孙刘进先后在巫蛊案中遇害。史皇孙有一个儿子,号称皇曾孙,在当时还只有几个月,也因为太子的诬蛊案,被关在监狱中,五岁时遇上大赦。负责监狱的官员丙吉可怜皇曾孙刘病已身边已经没有亲人,将皇曾孙送往史恭的家中。史恭的母亲贞君年纪老了,看到孙儿孤苦伶仃,非常可怜,遂亲自抚养。
再后来,按照武帝遗诏,皇曾孙刘病已(刘询)由掖庭抚养,最终刘病已(刘询)登上皇帝的尊位,这是宣帝。此时贞君和史恭已经先后去世,史恭的三个儿子均以旧恩受封为列侯,长子史高受封为乐陵侯,史曾受封为将陵侯,史玄受封为平台侯,史高的儿子史丹以功德受封为武阳侯,史氏家族有四人受封为列侯。史高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,史丹为左将军,都有自己的传记。
史皇孙的妻子王夫人,是宣帝的母亲,名字叫做翁须,武帝太始年间(公元前96-前93年),翁须受到史皇孙的宠幸。皇孙的妻妾没有名号,都叫做家人子。武帝征和二年(公元前91年),王夫人生下宣帝。宣帝生下后几个月,卫太子、史皇孙先后遇害,家人子也受到株连,全部被杀,甚至没有人敢收尸埋葬,只有宣帝得以保全。等到宣帝继位后,追尊母亲王夫人谥号为悼后,祖母史良娣为戾后,重新改葬,修建墓园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(详情记载在《戾太子传》中)。宣帝地节三年(公元前67年),宣帝找到外祖母王媪,王媪和大儿子王无故、小儿子王武跟随着使者,来到长安皇宫中。当时乘着黄牛车,百姓因此称王媪为黄牛妪。
当初,宣帝即位后,多次派出使者寻找外祖母家,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得太久远,很多事情已经似是而非。后来找到王媪,宣帝诏令太中大夫任宣与丞相、御史大夫一起向乡里认识的人盘问,都说这就是王妪。王妪说自己的名字叫做妄人,家里原来是涿郡蠡吾县(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)平乡人。十四岁时,妄人嫁予同乡王更得。王更得去世后,妄人又嫁予广望县人王迺始,生下儿子王无故、王武、女儿翁须。翁须在九岁时,寄居在广望县节侯的儿子刘仲卿家里,刘仲卿对王迺始说:“把翁须交给我抚养吧,我把她养大成人。”王媪为翁须做了绢衣,送到刘仲卿的家里。刘仲卿教翁须歌舞,曾经为翁须来家中取过冬衣、夏衣。过了四五年,翁须回来说:“邯郸来的贾长儿想买一位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儿,刘仲卿要将我卖给他。”王媪一听此话,即与翁须逃走,逃往娘家平乡。刘仲卿用牛车载着王迺始一起来找王媪,王媪又气又急,只得将翁须带回家去,王媪指责刘仲卿说:“我的儿住在你家里,没有拿过你一个钱的聘礼,你为什么要把她卖给别人?”刘仲卿骗王媪:“我不会卖的。”过了几天,翁须坐着贾长儿的车子经过家门,喊着妈妈说:“我还是被带走了,要去柳宿邑。”王媪和王迺始赶到柳宿邑,抱着翁须相拥而泣,对翁须说:“我要告刘仲卿拐卖我的女儿。”翁须说:“妈妈,算了吧,在哪一家不是过?你就是告了,又有什么用。”王媪和王迺始回来筹钱,想赎回孩子,返回后又追到中山国的卢奴县,看到翁须与五个年龄相仿、也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儿住在一起,王媪和王翁须陪着她们一起住。第二天,王迺始留下来照顾翁须,王媪又回来筹钱,要跟着她们一起到邯郸去。王媪回到家中,该卖的东西都卖光了,还是没有筹齐钱,此时王迺始返回家,告诉妻子:“翁须她们已经走了,我身上没有钱,只能看着她们离开。”从此以后杳无音讯,直到今天,始终没有孩子的下落。贾长儿的妻子贞和歌舞教师继续往下讲述:“在此前的二十年,太子家中舍人侯明从长安来,要买几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儿,看中翁须等五个女孩儿。贾长儿让妻子将这五个女孩儿送往长安,进了太子家。”结合广望县三老更始的解释,刘仲卿的妻子以及其他四十五人的前后叙述,已经查验清楚,悼后的家人可以确定。任宣上奏,王媪就是悼后的母亲,确认无疑,宣帝遂召见母亲的外家,赐王无故、王武关内侯爵,十几天内,赏赐的金钱达到千万。不久,宣帝又制诏书予御史中丞,赐外祖母尊号为博平君,将博平、蠡吾两县一万一千户作为外祖母的汤沐邑。封舅舅王无故为平昌侯,王武为乐昌侯,每人享受食邑达六千户。
后来,王迺始在宣帝本始四年(公元前70年)因病去世,又过了三年,家里已经富贵,宣帝追封王迺始谥号为思成侯。下诏在涿郡修建墓冢,设置墓园,安排四百家民户守护祭扫墓园,当地长丞奉命管护。一年后,博平君去世,谥号为思成夫人。宣帝下诏,在奉明顾成庙南边与思成侯合葬,在此地重新设置墓园和负责祭扫的长丞,撤消涿郡的思成园。王氏家族受封为列侯的有二人,王无故的儿子王接后来做到大司马车骑将军,王武的儿子王商后来官至丞相,有自己的传记。
孝宣许皇后,是元帝的母亲。许皇后的父亲名字叫做许广汉,昌邑国人,年轻时是昌邑王的郎官。跟随武帝游幸至甘泉宫,误取走其他郎官的马鞍,安放在自己的坐骑上,被发觉,官吏以偷盗罪论处,要判处死刑,武帝有诏,赦免死罪,推下蚕室,实施了腐刑。后来许广汉在宫中做到宦者丞。上官桀谋反时,许广汉部署搜查罪证,在宫中上官桀住的庐舍里,发现了几千条长达数尺可以绑人的绳索,装满了一个密封的柜子,许广汉当时搜查时,没有发觉,而其他官吏找到了。许广汉因为此而被判为鬼薪刑,罚在掖庭做苦工,后来又来到暴(pù)室做啬夫。奉武帝遗诏,宣帝由掖庭抚养,号称皇曾孙,与许广汉同住在一个宿舍。当时的掖庭令是张贺,张贺原来是卫太子的家吏,太子败亡之后,张贺受到牵连,被实施了腐刑,因为曾经在太子身边,感念太子的旧恩,对皇曾孙非常爱护。等到皇曾孙长大成人,张贺打算将自己的孙女嫁给皇曾孙。在当时,昭帝刚加冠,身高八尺二寸。张贺的弟弟张安世在朝中担任右将军,与大将军霍光同朝辅政,听说张贺称赞皇曾孙,还想把孙女嫁给他,张安世发怒,说:“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代,幸得以在掖庭中以平民身份得到抚养,这就足够了,不要再提将孙女嫁给他的事。”张贺只好作罢。当时许广汉也有一个女儿,名字叫做许平君,年纪十五岁,曾经许配给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子。正要完婚,欧侯氏的儿子病死。许平君的母亲占卜,为女儿看相,说女儿将要大贵,母亲很高兴。张贺听说许啬夫有这样一位女儿,就摆设酒宴宴请许广汉,酒酣耳热后,张贺对许广汉说:“皇曾孙是皇上的近亲,虽然现在是下人,将来起码可以受赐为关内侯爵,你应该将女儿嫁给他。”许广汉答应了。第二天他的妻子知道此事,大怒。许广汉说媒人是自己的上司掖庭令,还是决定将女儿嫁给皇曾孙,一年后生下元帝。元帝几个月时,皇曾孙继位为皇帝,封许平君为婕妤。在当时,霍光将军也有一个女儿,又与皇太后是亲属。朝中公卿们在议立皇后时,都认为宣帝可以娶霍将军的女儿,立为皇后,只是没有人先开口。宣帝下诏,要寻找在民间时的一把剑,大臣明白了宣帝的意思,遂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。宣帝立了许皇后之后,霍光认为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腐刑的人,不宜受封为列侯,享有封国,一年后宣帝封许广汉为昌成君。
霍光的夫人显总想让女儿尊贵,却想不出好办法。第二年,许皇后妊娠,将要生产时患病。女医生淳于衍,是霍光夫人的密友,曾经在宫中伺候过许皇后的疾病。淳于衍的丈夫是宫中掖庭门卫,对淳于衍说:“你去霍夫人家里时,为我请求官职,我想担任安池监。”淳于衍果然将丈夫嘱托的话告诉了显。显因此而留心,避开身边的人,喊着淳于衍的字,说:“少夫假若能够满足我的要求,我自然也会报答少夫,怎么样?”淳于衍说:“夫人的话,谁敢不听,有什么吩咐!”显说:“将军一向宠爱小女儿成君,想让她出人头地,此事还要少夫来帮忙。”淳于衍说:“我能帮什么忙?”显说:“妇人分娩,是一场灾难,九死一生。现在皇后就要分娩,你可以在此时投毒下去,一旦大功告成,成君就可以成为皇后。如果事情办成了,还能少了少夫的富贵。”淳于衍说:“药煮好以后,医生要先尝一下,这怎么可以?”显说:“事情的安排,全在少夫手中。将军统领天下,到时候谁敢讲话?如果有了差池,将军自然会站出来保护,只怕少夫不肯做吧!”淳于衍沉思良久,然后说:“我愿意赴汤蹈火,尽力而为。”随即淳于衍将毒药附子捣碎,带入长定宫。皇后分娩后,淳于衍取出附子合在太医制成的大丸中,伺候皇后随水喝下。过了一会儿,皇后说:“我的头很痛,心胸烦闷,药中是否有毒?”淳于衍回答:“药中不会有毒。”过了一会儿,皇后更加烦躁,随后驾崩。淳于衍赶忙退出来,来禀告显,显安慰淳于衍,但也不敢在当时就重谢淳于衍。后来有人上书,认为这些医生和伺候病人的侍者有害死皇后的嫌疑,宣帝将所有涉及的人逮捕,投入诏狱,判她们为不道罪。显此时惊慌失措,害怕淳于衍招供,就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了霍光,同时嘱咐霍光:“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就别再让官吏再逼问淳于衍了!”听了事情的前后经过,霍光惊得目瞪口呆,沉思良久,一言不发。再后来上奏宣帝,不要再追究淳于衍的责任。
许皇后在位三年后驾崩,谥号为恭哀皇后,葬在宣帝的陵寝地杜陵的南边,就是杜陵南园。此后第五年,宣帝立皇太子,封太子的外祖父昌成君许广汉为平恩侯,在朝中享受特进待遇。又过了四年,再次封许广汉的两个弟弟,许舜为博望侯,许延寿为乐成侯,许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有三人。许广汉去世后,谥号为戴侯,没有儿子,撤消封国。葬在杜陵南园的旁边,设置墓园,安排三百家民户祭扫守墓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。宣帝任命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,在朝中辅政。元帝即位后,又封许延寿的二儿子许嘉为平恩侯。过继给戴侯为继嗣,许嘉后来也担任了大司马车骑将军。
孝宣霍皇后,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的女儿。母亲显,指使淳于衍阴谋杀害许皇后以后,显就开始为成君制作嫁衣,准备入宫的用具,劝霍光将女儿送入宫中,此后不久,宣帝立霍成君为皇后。
最初许皇后出身卑微,登上皇后位置的时间很短,所使用的乘御服饰都很俭朴,五天到长乐宫朝见皇太后一次,亲自为皇太后端饭,摆上食案,遵从妇道,谨守礼仪。霍皇后被立为皇后以后,也学着许皇后的样子去做。皇太后是霍皇后姐姐的女儿,因此对皇后很尊敬,常小心谨慎地对待皇后,敬而礼之。皇后的乘舆侍从很威风,皇后赏赐下面的官属,常常以千万计,与许皇后在位时有天壤之别。宣帝也很宠爱霍皇后。让她享受专房之乐。三年后霍光去世。又过了一年,宣帝立许皇后生的儿子为太子,昌成君为平恩侯。霍皇后的母亲显气得吃不下饭,甚至气得吐血,说:“这是民间生的儿子,怎么能够立为太子?等到皇后以后生了儿子,岂不是只能封为诸侯王啦!”就又教唆皇后毒死太子。皇后多次召太子赐食,但侍奉太子的保姆都要接过来先尝一尝,再后来,挟毒害死太子的阴谋就行不通了。此时,当年杀害许皇后的事情败露,显和她的几个女婿,还有家族中的兄弟密谋造反,被及时发觉,宣帝将谋反的人全部逮捕,投入监狱,霍氏家族遭到灭族。宣帝派有关官员赐予霍皇后册书,说:“皇后不遵守妇道,心怀邪念,与母亲博陆宣成侯夫人显一起,阴谋挟毒害死皇太子,没有做母亲的资格,不宜再奉祀宗庙,不能再承受天命。呜呼哀哉!贬入冷宫居住,交还皇后玺绶。”霍皇后在位五年,废黜后住在昭台宫。又过了十二年,迁到上林苑的云林馆,随后自杀,葬在昆吾亭的东边。
当初,霍光和哥哥骠骑将军霍去病都是因为功劳,得以受封为列侯,享受尊位,宣帝因为霍光的缘故,封了霍去病的孙子霍山、霍山的弟弟霍云为列侯,霍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前后有四人。
孝宣王皇后。她的先祖在高祖朝,因为有功受赐关内侯爵,从沛县迁至高帝的陵寝地长陵县居住,侯位传到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。王奉光少年时喜欢斗鸡,宣帝在民间时,多次与王奉光因为斗鸡而会面,结为朋友。王奉光有一位女儿,当年十几岁,每次许配人家,就在要出嫁时,男方就死了,很久嫁不出去。宣帝即位之后,召入后宫,封为婕妤。在当时,馆陶王的母亲华婕妤和淮阳宪王刘钦的母亲张婕妤、楚孝王刘嚣的母亲卫婕妤都正在宫中受到宣帝的宠爱。
霍皇后被废之后,宣帝可怜许太子过早地失去母亲,又几次险些被霍氏所害,于是打算挑选后宫中一位谨慎而又没有生育过的婕妤,立为皇后。最后选中了王婕妤,诏令王皇后作为母亲,抚养皇太子。自从被立为皇后,王皇后就再难以得到宣帝的宠幸。宣帝封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为邛成侯。立为皇后第十六年,宣帝驾崩,元帝即位,王皇后成为王皇太后。元帝封太后的哥哥王舜为安平侯。又过了两年,王奉光去世,谥号为恭侯,葬在长门的南边,设置墓园,安排两百家民户守护祭扫墓园,当地的长丞奉命管护。元帝驾崩,成帝即位,王皇太后为太皇太后。成帝赐太皇太后的弟弟王骏关内侯爵,食邑一千户。王氏家族中受封为列侯的有两人,受赐关内侯爵的一人。王舜的儿子王章,王章的堂弟王咸,都先后在朝中担任过左右将军。当时成帝的母亲也姓王氏,因此世人称王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。
邛成太后在位四十九年,享年七十几岁,成帝永始元年(公元前16年)驾崩,葬在宣帝的陵寝地杜陵,称为东园。王奉光的孙子王勋因为犯法而被免去侯位。平帝元始年间(公元1-5年),成帝的母亲王太后下诏说:“孝宣王皇后,是朕的婆婆,我至今仍然在思念她的教诲和抚育之恩,恩结于心。现在邛成恭侯的封国已经被废弃,祭祀断绝,朕心中哀怜。封恭侯的曾孙王坚固为邛成侯。”王莽篡汉后爵位断绝。